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的试题列表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的试题100
1949年,中华民国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请问:用民国纪年的话这一年是民国多少年A.民国36年B.民国37年C.民国38年D.民国39年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不包括A.民主B.民族C.民权D.民生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旧制度,而且带来了现代的共和民主新制度;也开辟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毛泽东思想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下列历史事件中,孙中山没有参与的是A.创立兴中会B.领导北伐战争C.建立同盟会D.创办黄埔军校《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说:“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鼓励创办实业,发展近代工业。”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B.辛亥革命有利于我国民下列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D.“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一部历史小说中写道:“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海陆军代表等迎入内府,当晚十一时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受任典礼。”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910年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李大钊B.康有为C.邓小平D.孙中山“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推翻了封建制度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百日维新”的失败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是无效的。当时有些中国人就在想:不如自下而上的进行革命,或许有效。于是,在接下来的近代化探索中发生的2013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0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的成果。()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维新变法D.国共合作仔细看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目标的是哪一运动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和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林则徐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A.梁启超B.谭嗣同C.康有为D.孙中山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民生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7分)(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当选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①爱国的,进步的②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③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绘制了一张历史发展图。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是什么?(2分)(以下是孙中山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成立中华民国②创办《民报》③创立兴中会④组建同盟会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A.民国12年B.民国13年C.民国14年D.民国15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它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D.它吹响了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中国同盟会C.建立民国政府D.三民主义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这三次巨变的标志是①辛亥革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A.驱除鞋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阅读下列图片信息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图片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1905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不足之处是包括A.没有明确反帝B.没有明确反封C.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D.没有指出革命同盟军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标志中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年”,请问中华民国纪年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A.1911年辛亥革命B.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D.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辛亥革命”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辛亥革命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辛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国共第一次合作D.同盟会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年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这句话表述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影响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C.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D.辛亥革命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D.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观察以下图示,回答问题。(10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成果与实践请回答:(1)“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谁?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哪场伟大革命?(2分)(2)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①辛亥革命②抗战胜利③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④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2国民大革命;3抗日战争的胜利;4新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回答:(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复兴征程上不朽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变有哪些?(3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A.称“老爷”B.缠足C.行握手礼D.穿翎顶补服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各国家、各民族都曾爆发过大规模的革命。根据下面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4分。写错字不得分)(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报道中的“剪辫”事件发生在A.新文化运动期间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C.五四运动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1912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A.孙中山B.黄兴C.蔡锷D.黎元洪下列事件发生时,孙中山不在现场的是:()A.武昌起义爆发时B.中国同盟会成立时C.兴中会成立时D.中华民国成立时(13分)每年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南侧都耸立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2005年4月,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到大陆访问,第一站就到南京拜谒中山陵:请回答。(1)1894年、1905年-孙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A.南京B.上海C.北京D.武昌最早提出三峡水利开发设想的是孙中山,这一构想主要体现了他()A.关心“民族”B.关心“民权”C.关心“民生”D.关心“民主”小李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某件文物上标有“民国16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A.1927年B.1928年C.1926年D.1937年1894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到檀香山,联合其他革命志士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个团体是()A.同盟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华兴会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12分)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请将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组建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创办黄埔军校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中国近代史上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的胜利。这一地点应该是()A.檀香山B.北京C.南京D.武昌三民主义中不包括()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孙中山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A.马克思主义B.三民主义C.民族主义D.唯物主义小强的爷爷出生于民国5年,也就是公元()A.1916年B.1917年C.1918年D.1916年如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纪念的是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揭开了近代中国崭新的一页。现在让你跨越时空隧道,在这一年里你所经历的事情是A.在夏威夷参加孙中山的兴中会B.参加革命党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是几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提纲,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A.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武昌起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约法》如图所示的是()A.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B.五四运动的爱国口号C.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D.《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①建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④成立中华民孙中山曾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史料诊断:(8分)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我的l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我的l912年: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申报》知道了孙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A.成立兴中会B.组建同盟会C.发动武昌起义D.建立中华民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图中的哪一个()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下列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是:A.民族B.民主C.民权D.民生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下列属于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的是()①强学会②保国会③兴中会④同盟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D.建立了中华民国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C.新文化、北洋军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B.不平等条约被废除C.帝国主义在华统治被推翻D.中华民国的成立上海不仅是现代中国崛起的见证,也是近代中国屈辱与发展的见证。下面与近代上海无关的是A.《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B.李鸿章创建江南制造总局C.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D.中华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下列刊物问世于近代中国,其中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是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年间首次成功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A.广州B.南京C.武昌D.日本东京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_____,并推举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体现的是:()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全心全意的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回答下列提问:(1)写出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1“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以上挽联是为谁而写的?A.康有为B.陈独秀C.孙中山D.毛泽东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的试题200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A.1934年B.1939年C.1948年D.1959年要去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是()A.武昌南京B.天津北京C.延安遵义D.上海广州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A.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曾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①孙中山②金兆龙③袁世凯④蒋介石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中华民国成立于A.1911年10月10日B.1911年12月C.1912年元旦D.1912年2月12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是指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阅读下列材料(11分)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汇集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里“鞑虏”指的是()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C.满清贵族D.少数民族如果你想游历辛亥革命爆发圣地,必须去下列哪座城市A.南京B.武汉C.上海D.北京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府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摘自清史资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B.国共内战,星火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18分)方式一:看图学史“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呼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节日之一,台湾“中央政府”每年都要举行庆典,“总统府”广场前会举办升旗典礼及“国庆”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五四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某“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毛泽东B.康有为C.邓小平D.孙中山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B.改变了中国命运C.打倒了帝国主义D.成立了中华民国2011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南京等地正在筹备大型的纪念活动,缅怀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有关的是①创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就任中华民国“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具体体现为()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简答题(1)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2)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1分)他们为什么要发动事变?(1分)事变结果怎样?(1分)有什么意义?(2分)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A.1905年B.1911年C.1912年D.1915年“废两千看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一联敬挽的是A.左宗棠B.邓世昌C.康有为D.孙中山《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中国同盟会D.光复会小明的爷爷从古玩市场收购到一枚旧银币,银币的正面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反面上有一位近代史的著名人物的头像,这人应该是:()A.康有为B.孙中山C.袁世凯D.蒋介石今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昌“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鞋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错误:订正:中山装的袖口有三个纽扣,这三个纽扣意味着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错误:订正:2010年广州亚运会定于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11月12日开幕,圣火传递路线将以伟人故里中山市为第一站。亚运会如此钟情“中山元素”,主要是因为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伟大贡献。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A.延安B.天津C.南京D.武昌“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月”是蒋介石挽孙中山的对联。其中的“主义”是指A.人文主义B.三民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下图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该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同盟会“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句话评价的是()A.科举制度的废除B.京师大学堂的开办C.《申报》的创办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小明:八路军臂章上标注的时间(见图)是公元1939年。(6分)错误:理由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维新变法思想B.民主与科学C.三民主义D.马克思主义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资料,他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丢掉幻想后的爱国者发动了()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作为立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的三民主义包括()①民族主义②民权主义③民生主义④民主主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是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义D.改变了中国命运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三民主义C.实业救国D.联俄联共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上述内容是谁的主张()A.毛泽东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A.新中国成立B.国民政府垮台C.南京获得解放D.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包括: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912年成立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实行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与清朝末年,国人想入会必须人手写盟书并举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府某县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5分)(1)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3)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近代中国政体经历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型。建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中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功绩的是()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C.颁布了《临时约法》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校要举办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A.创立中国同盟会B.重庆谈判C.提出三民主义D.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一生屡遭挫折,但从未放弃理想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策略多变,但目标坚定不移即实现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为拯救和改造中国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建铁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共和,反映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先锋作用,也成为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最好历史诠释。历史上,推翻帝制创共小明同学将下列四幅图片罗列在一起,他研究的主题最准确的是A.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B.中国人民的奴役史C.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问卷调查统计表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城市名称得票数所占比例1.广州586337.4%2.武汉814852%3.南京8785.6%4.上海1170.7%5.北京4612.9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右图《革命》杂志的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社会的巨变总是伴随着思想的更新。请回答:(1)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巨变进行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政治成果?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历史事阅读下列材料:两岸同胞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活动,有利于两岸同胞的交流,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振兴,我们积极支持。——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下列事件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根据这一解释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A.民族工业的产生B.大机器工业的出现C.民主共和国的建国共两党于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A.民国十二年B.民国十三年C.民国十四年D.民国十五年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蒋介石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三大政策D.三民主义“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15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A.民族革命内容B右图展示的“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缠足的陋习有关。该陋习始于隋,在宋朝广为流传。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三寸则为金莲。这种陋习的废除始于A.鸦片战争后B.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进行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下面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所起的共同作用是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B.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据史实推断,与次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史实与推论,在正确的推论后写对,错误的推论后写错。史实推论判断(1)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2)新文化运动提出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远东问题专家布朗在1912年3月30日写道: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不管她的未来走向何处,不管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渡期有多长,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共和制的中国诞生了!他所谓的新中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建立B.《青年杂志》创办C.创立民国D.成为沿海港口城市“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道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6分)学以致用,探究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在某校的文史整合课堂上,同学们观看了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阿Q正传》,以下是同学们进行的评论,其中不妥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帝制,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改变了社会习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上述变化出现的关键因素是A.戊戌变法的要求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C.民国政府的提倡D.新中国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的试题300
右图是“中华民国十年”铸造的壹圆钱币,请你判断这一钱币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公元的哪一年A.1912年B.1921年C.1922年D.1923年实现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现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在近代(现代)的每一个关头,都需要作出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确定着中国的走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8分)“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历史告诉我们: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民生思想的内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念的方法计算,1925年底是民国哪一年()A.民国12年B.民国13年C.民国14年D.民国15年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材料一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一战。尽管1914—1918年的战争是这场革命的决定性原因之一,1917年的俄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能够与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B.确立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迫使清帝退位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8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美梦”被鸦片战争的大炮击碎后,孙中山为实现救国梦领导了哪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围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A.a省B.b省C.c省D.d省下图是八路军使用过的臂章,“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佩用”。该年是A.1937年B.1938年C.1939年D.1940年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边材料出自A.孙中山B.黄兴C.严复D.康有为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年。材料一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A.林则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皇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中国成立“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请回答:(1)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该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体制的国家?根据宪法,谁被选为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完成请列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三项主要革命活动。(3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烟标和火花反映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12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在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步骤。(1)依据图示一、二,将表格中重要事件A、B、C、D、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③⑤C.②③D.②③④(20分)20世纪的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辛亥革命确实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国来说,最大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按照中国近代化进程,下列图片排列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1905年,孙中山联合国内革命团体,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兴中会。思想解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又指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爆发B.中华民国成立C.同盟会成立D.武昌起义爆发下面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同盟会D.光复会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是最早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这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A.建立了中华民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帝制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武汉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中学”等名称会让我们联想到()。A.戊戌变法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2013年,“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薪火相传寻梦路】(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10分)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小王暑假去瞻仰中山陵,看到矗立在南京中山陵的石碑(见下图),落款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这一年是公元()A.1924年B.1929年C.1930年D.1949年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参观中山陵时,导游将中山陵392级台阶的数字解释为:9——九州团圆;2——两党合作;你认为3最有可能是()A.三湾改编B.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三山五岳D.三民主义201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海峡两岸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以此来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孙中山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始终站在时代最前列,为中国八年级(7)班同学开展了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政党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成立的标志指导思想影响中国同盟会(国民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时期内容(经营管理模式)影响辛亥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以后,如果有人想做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下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A.1922年B.1923年C.1924年D.1925年孙中山把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指①民族②民意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进步思潮风起云涌,其精神内涵影响至今。(共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咏史诗》歌颂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3分)(2)《五月的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和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辛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抗争主题,中华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探索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③⑤C中国的崛起让世界注视着东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梦”是2013年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D.没有鲁迅发表于《国民新报》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里说:“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几周年,本用不着什么纪念的文章。只要先前未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与上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中国两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A.摆脱了殖民统治B.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C.开启了近代化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