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电负性
◎ 电负性的定义

电负性:

(1)键合电子、电负性的定义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2)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4)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 电负性的知识扩展
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电负性的运用:
(1)确定元素类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8,金属元素).    
(2)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离子键;<1.7,共价键).
(3)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
(4)电负性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 电负性的知识拓展
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利用电负性可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④解释“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右图所示)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角线规则”。例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含氧酸都是弱酸等。
◎ 电负性的教学目标
1、能表述元素电负性的含义。
2、熟知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能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 电负性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15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 电负性的所有试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