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陕西省
◎ 陕西省的定义
陕西省: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和长江流域中部,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 陕西省的知识扩展
一、 地形:北部:陕北高原,中部:渭河平原,南部:秦岭和汉江谷地。
二、 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1、条件: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河渠纵横,灌溉便利。
2、农作物:小麦、棉花。
三、 西安:省府;著名的古都;周、秦、汉、唐在这里定都。
◎ 陕西省的知识导图
陕西省地形图:


延安宝塔山:
◎ 陕西省的知识点拨
陕西省地理主要信息:
1.陕西省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2.陕西省气候多样,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3.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4.陕西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非金属矿物、纺织服装等是陕西工业的支柱产业。
5.陕西省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陕西还是我国的革命圣地。重要的名胜有华山、兵马俑、延安革命圣地等。
◎ 陕西省的知识拓展
冬暖夏凉的窑洞: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下沉式窑洞则是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再在内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千多年前,那时人们便开始依黄土凿洞安身。时至今日,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区,如陕西、甘肃和宁夏,居住人口达4千多万。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波,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见图),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我的导师刘加平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窑洞建筑:窑洞冬暖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别具匠心。
◎ 陕西省的教学目标
1、了解陕西省的位置的地形特点。
2、了解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3、了解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
◎ 陕西省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 陕西省的所有试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