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公车上书
◎ 公车上书的定义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数千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请求变法。公车上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政治运动的开端。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由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万国公报》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随当时的“邸报”免费送给在京的政府官员,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895年12月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强学会:
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维新派的重要的政治团体。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于1895年8月正式成立。强学会的宗旨是“求中国自强之学”。强学会的活动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仇视。1896年该会被改为官书局。强学会虽然被封禁,但它促进了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
◎ 公车上书的知识扩展
时间:1895年 1895年春。
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反响,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各地组织学会、学堂等。
◎ 公车上书的知识导图
公车上书(国画):
◎ 公车上书的知识点拨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
背景:
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穿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只是分子中间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有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
(2)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他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积极宣传变法。
(3)康有为在梁启超等人的协助下,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
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1896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其主张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公车上书 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历史上把这次活动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学会、报纸、学堂的兴办
(1)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1896年8月,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2)学会: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3)学堂:1897年,陈宝箴创办了时务学堂。作用: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维新变法形势的高涨: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2)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 公车上书的教学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背景,掌握公车上书的领导人。
2.理解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关系。
◎ 公车上书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 公车上书的所有试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