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定义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重新解释的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新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个原则。新三民主义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扩展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①国民党——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②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基本宗旨与目标与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有一致的地方。
2.国共合作的过程:(1)共产党“三大”——讨论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容易被接受,且有利于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可以借助孙中山和国民党的力量,公开开展革命活动,扩大自身的力量。 ③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仍保持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开始 ①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对比
新旧三民主义对比: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点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1.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2.国民党的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1)1921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代表的建议,同意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2)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通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2.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
3.分析合作失败的原因,反思我们该吸取的教训。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所有试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