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整顿经济秩序
◎ 整顿经济秩序的定义

银元之战:
银元之战是指建国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和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农民的支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战役”。各大城市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针对当时猖獗的银元投机,命令严禁金条、银元、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一律由人民政府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相继采取了查封金融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和将投机商逮捕法办的措施。

米棉之战:
米棉之战是指银元之战后,党和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农民的支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同投机商囤积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做斗争的“战役”。人民政府从老解放区向各大城市秘密掉级大量的米、棉和煤炭,等到物价上涨最激烈的时,全国同时行动,敞开抛售10天,粮、棉等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投机商哄抬物价的阴谋破产,竞相抛售货存,但市场已经饱和,许多投机商宣告破产。

统一全国财经管理:
为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经济,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要求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这三个“统一”,使全国的财力,物力集中于中央,这对于平衡收支,稳定物价,扭转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50年4,5月间,全国财政经济便实现了初步的统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基本上结束。这标志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 整顿经济秩序的知识扩展
1、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4000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 整顿经济秩序的特性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是: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 整顿经济秩序的知识点拨

中国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以及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导致了经济趋于全面崩溃。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2、时间:1949-1952年
3、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银元之战”“米面之战”
(3)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4)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4、意义:
(1)说明了人民政府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经过三年努力,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这就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 整顿经济秩序的知识拓展
“三反”“五反”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惩治了一批贪污腐化分子,处分了一些犯有浪费,官僚错误的干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城市中,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此后,“五反”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到1952年8月,“五反”运动和“三反”运动基本上同时结束。“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后反对资产阶级进攻的一次重大斗争。这个运动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从国家机关内清除了一批阶级异己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对于澄清吏治,移风易俗,使干部队伍树立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的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 整顿经济秩序的考试要求
暂无
◎ 整顿经济秩序的所有试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