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定义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4年的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刘邦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楚汉之争历时四年,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前所未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刘邦建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刘邦是为汉高祖,定都长安,重新建立了地主阶段统一的政权。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知识扩展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正式接受秦朝的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知识导图
楚汉之争形势图: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知识对比

刘邦和项羽的对比(楚汉之争刘邦胜利的原因):
1、刘邦胜利的原因:运用正确的战术,分化收买项羽的部下,切断项羽的后路;刘邦善于用人,把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某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终于战胜项羽;刘邦有比较稳定的关中做后方,无后顾之忧。
2、项羽失败的原因:迷信武力,刚愎自用。不听从部下意见,嫉贤妒能,导致身边的能臣良将纷纷转投刘邦;残暴好杀,导致众叛亲离,日益孤立;虽然地盘最大,但是周围十余个王国矛盾重重,明争暗斗。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知识点拨

楚汉战争的历史典故:
1、破釜沉舟:钜鹿之战中,项羽渡河后将渡船沉于水中,捣毁做饭用的锅灶,每个士兵仅带三日口粮,表示与秦军血战到底,义无反顾。项羽率领的这只起义军与秦军交战中“无不一以当十”,最终大败秦军,击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
2、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进入关中,刘邦进入咸阳后,宣布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得到关中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鸿门宴:项羽入关后,驻扎鸿门,刘邦自知不敌,采纳张良的计策,亲至鸿门拜见项羽,卑辞求和。项羽设宴招待,企图在宴会上杀死刘邦,刘邦巧妙周旋。伺机逃脱。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知识拓展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1、秦朝灭亡之前,刘邦、项羽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而且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因而是代表劳动人民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性质上是属于农民战争。
2、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一个称“西楚霸王”,一个称“汉王”,二人不再是农民起义领袖,其战争目的是争夺皇位,因此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夺取权力的战争。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教学目标
1.掌握秦灭亡的史实。
2.了解楚汉之争的大致过程,理解刘邦项羽战争前后性质变化的表现。
3.掌握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