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定义

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这四个成功发展且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体,其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也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目前国际社会普遍皆视亚洲四小龙为发达国家或地区。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知识扩展
一、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高涨。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二战后初期独立。印度独立是二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大事。
2、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印度首任总理是尼赫鲁。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3、印度的振兴: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的自给;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在核工业和航天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1998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1位。
4、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过程中,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在革命胜利后,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
1.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2.发展原因:引进外资和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注意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发展状况:新加坡和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发展为新兴工业国家。
三.西亚经济的发展:海湾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在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体、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提高粮食自给率。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使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迈入了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的行列。
四.中国经济的腾飞:
1.中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200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6位。
2.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中国的香港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著名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1995年香港贸易总额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回归祖国后的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
3.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使台湾成为东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五.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并称亚洲“四小龙”。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知识对比
战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A、亚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B、二战后,世界局势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C、世界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面临的问题:
A、人口多、基础差、各地发展不平衡,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B、长期的殖民统治,受西方列强控制较严重,易产生政治或经济的动荡;
C、国际经济旧秩序、世界大国的影响和制约;
D、亚洲国家差异大,内部矛盾复杂。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知识点拨
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1.抓住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知识拓展
战后新加坡、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1.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2.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4.大力发展教育、科技,造就经济发展所需的后备人才;创造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教学目标
1.掌握亚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
2.理解民族独立是二战后亚洲经济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所有试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