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定义

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2、表现形式:
    ①风化作用(最主要形式):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②侵蚀作用: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③搬运作用: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
    ④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堆积作用积聚过程。


 

◎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知识扩展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教学目标
1、了解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掌握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的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学习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加强保护环境的理念。
◎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4
◎ 外力作用与地貌的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