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列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100
读“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填注气候类型:①_______性气候②________性气候③_______性气候④______性气候⑤________性气候⑥________性气候⑦_______性气候(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黄河含沙量增大,三者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过渡性D、对立性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岩石和土壤D、生物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完成(1)——(2)题。(1)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A、石灰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自然地理环境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据此,回答(1)——(2)题。(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地形B、成土母质C、气候D、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材料一: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材料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2)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与工农业生产关系都很密切B、土壤退化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无关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有关系D、土壤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A、提供土壤矿物质B、保证土壤蓄水保温C、减少养分元素D、积累有机物,形成土壤肥力读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比1954年洪水流量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原因是[]A、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B、上游滥砍滥伐,中游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高C、下游滥砍滥伐,中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特殊性C、整体性D、地域性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B、地形C、气候D、生物下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我国某地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____。(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根据下面土壤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剖面反映的是温带森林带的土壤B、此剖面反映的是温带草原带的土壤C、此剖面反映的是热带雨林带的土壤D、此剖面反映的是热带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下列土壤中,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A、红壤B、棕壤C、水稻土D、灰化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洋流的变化不会导致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变化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植被破坏不会造成气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气候B、地貌C、生物D、水文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能表示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分别是[]A、⑤B、⑥C、④D、⑧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变化[]A、下游地区径流量减少B、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C、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D、改善下游地区的整个生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够发育D、植被稀少,土壤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B、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D、森林根系发达,提供土壤各种成土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母质B、气候C、地形D、生物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生物D、母质“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读图回答1—2题。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生物D、岩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慢C、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的大片的生物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C02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差读“我国某乡村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图中河流所参与的循环方式主要是[]A、海上内循环B、内陆水循环C、海陆间水循环D、生物循环(2)该乡村最不可能位于判断下列说法与所学地理知识不符的是[]A、“沧海桑田”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水滴石穿”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②土壤的肥力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③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下层多为粘壤质地④气候条件是影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读俄罗斯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1:俄罗斯地图材料2:俄罗斯工业发达,特别是机械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产品很多需要进口。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C、数量的有限性D、分布的规律下列关于陆地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上述史实表明,夏商时期,我国野象曾经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脉至吕梁山、陕北一线。春秋时代以后当河流上游地区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加强B、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C、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D、改善下游地区的整个生态在各种成土的因素中,比较活跃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和地形B、地形和气候C、气候和成土母质D、气候和生物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和几乎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A、南极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C、南极洲、大洋洲D、非洲、北美洲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因素的是[]A、岩石类型B、气候C、生物D、地形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A、5厘米B、4厘米C、3厘米D、2厘米某地点,其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地点的位置是[]A、160°E60°NB、160°E60°SC、20°W60°SD、20°W60°N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0°W89°NB、80°E40°SC、10°E1°SD、180°E15°N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地形B、人类活动C、气候D、生物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一个热点话题”,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据此回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1、对土壤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上用箭头画出赤道以南太平洋海区各洋流的流向,并用双线表示暖流(平行于已有的洋流标示线加画一条线)。(2)在南太平洋洋流中,对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生产功能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自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A、水稻土B、黑垆土C、红黄壤D、砖红壤读下图中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完成1—3题。1、四幅地貌景观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③景观广泛分布的地区,自然环境的典型特征是[]A、湿热B、干旱C、高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_________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一定流域岩石在风力水力热力和重力等作用下往往要被侵蚀和输移,被侵蚀的岩石经过输移过程中的冲淤变化,到达流域山口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流域的产沙量。据此并读下图,完成图1至图4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到图4时期的变化过程。(图1时期到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到下列相关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事例体现[]A、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B、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C、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能够释放出[]A、以钾为主的矿物养分B、以钙为主的矿物养分C、以氮为主的矿物养分D、二氧化硅矿物养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就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B、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理想的土壤中的最主要成份是有机质D、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最大的港口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D.我国的政治中心如果船舶在海洋上遇难,漂流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A.住房B.钱C.淡水D.武器下列关于陆地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读图回答问题。(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_____洋,B表示_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连接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2)图中C是__________湾,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以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为例,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读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3题。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是[]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图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A、背斜顶读土壤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字母a所代表的成分在理想土壤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是[]A、5%—15%B、10%—20%C、20%—30%D、30%—45%2、图中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斜,B为________斜。(2)A、B两处中_________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土壤中的矿物养分主要来源于[]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空气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生物B、水分C、大气D、岩石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土壤中________含量的高低;_________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完成1—2题。1、适宜多数作物读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冲积扇地貌由风力搬运作用形成B、冲积扇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D、断层线右侧以下土壤中,属于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耕作土壤的是①水稻土②黑垆土③黑钙土④褐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下图是土壤组成的物质分布图,据图分析,在土壤的组成物质中,含有腐殖质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旅游时拍到的照片,观察此照片,回答1—2题。1、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2、图中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读福建省某山区县1960年及199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完成1—2题。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8mm。1、该县1990年降水量明显较1960年多的原因是[]A、森林覆盖率下降,植物的蒸腾作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读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山地可能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是[]A、①B、②C、③D、④2、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中,具有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中的土壤层是________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移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A城过境,请预测A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1、青藏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但根系可达20m以上。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A、AB、BC、CD、D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1—2题。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_______半球。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B、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4月旱情分布图(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1—2题。1、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实验原理分析。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装入适量水,水盖满盆底即可。将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步骤二:将透明塑料薄膜盖住平底盆盆口,用橡皮筋扎紧盆口,并将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200
读地表各圈层相互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有机整体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②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③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在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条件,建立了多层经济林,其意义是①充分利用热量②充分利用水分③充分利用光照④充分利用土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列有关成土母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是土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B、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D、下列人类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的措施,正确的有①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②人类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③人类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及时补在农业生产中,庄稼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是为了[]A、恢复化学养分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D、防治土壤盐碱化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土壤的形成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1—2题。1、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地形B、生物C、气候D、水文2、四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是_________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_____________的,因而,构成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生物在地理环境变迁中起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是[]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大量无脊椎动物的出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B、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在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深厚土壤的原因是[]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土壤的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A、生物的种类和活动B、人类的耕作制度C、开发历史的长短D、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水分和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及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下列关于水稻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B、水稻土是一种自然土壤C、人类生产活动并未改变水稻土的成土因素D、水稻土是人类活动所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地球上的水被分解的结果C、化学元素中的氧化物被分解的结果D、火山喷发带来的游离氧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演化最突出的影响是[]A、改变地表形态B、改变气候因素C、改变地表生物状况D、改变地表径流目前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河湖面积缩减B、全球森林的减少C、火山、地震活动D、南北两极地区冰川的融化下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正确的是[]A、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B、在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C、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所代表的地理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②B、②③C、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完成1~2题。1、适宜多数作物有关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与工农业生产关系都很密切B、土壤退化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无关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有关D、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①、②、③、④表示四种土壤。读图完成1~2题。1、表示理想土壤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土壤④[]A、是植物生长最为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1~2题。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一规律[]A、整体性规律B、地域分异规律C、地带性规律D、地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读下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森林号称“地球之肺”“环境的卫士”,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其在环境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回答1—3题。1、东北地区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引起的后果,错误的是[]A、便于读部分植物个体特征或生长土壤要素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增大方向),回答1—2题。1、下列数码依次表示骆驼刺、莲、茶树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④①③D、②①④2、图中②所示的植物最可能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渎图,读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回答1—3题。1、江南丘陵的红壤与理想土壤相比较,在体积分数的百分比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体积分数所占百分比大于理想土壤的是[]A、①B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1、判断图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③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④沿海滩涂⑤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4题。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1—3题。1、据图可知[]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C、该土壤保温性不好下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植物的遗体分解C、燃烧化石燃料D、动植物的呼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完成下表。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的黑土原本非常肥沃,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重利用、轻养护,肥力下降。材料二: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的盐分大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增加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⑥气候恶化⑦水旱灾害减少⑧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土壤中的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以及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______。(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读下表,完成1—2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处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____→水害。(2)在②处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_____→水土流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北京中山公园里有个“社稷坛”,坛中间是由五种颜色的土铺成的台面,中间是黄色,东面是青色,西边是白色,南部是红色,北方是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例如,桉树的突读“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________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_________,注入土壤中的________增加。(2)森林被破坏后,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A、中国温带荒漠带B、巴西热带雨林带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俄罗斯苔原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组成人类生存空间的各要素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使之达到一种动态下的相对平衡。人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虽然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横亘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却很少有人知道与之相邻的萨赫勒地区。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读巴西区域图,回答问题。(1)图中A处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2)甲河为亚马孙河,该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什么?近些年来,人们发现“亚马孙河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据此回答1—2题。1、有关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B.农田、牧场不是地理环境C.自然地理要素是独立存在的D.气候古代名言和歌词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1—3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文2、“牵一发而土壤既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分布着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1—2题。1、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草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据此完成1—2题。1、国务院作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对人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属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利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序号内(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阅读下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绿洲”与“沙漠”对大气湿度、降水影响的不同。绿洲是沙漠中通过地下水、积雪、冰川融水等灌溉形成的一种景观类型。沙漠中空气干燥,气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大量砍伐山地森林,会加大当地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它是由于岩“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独特性D.区域性读图,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地区景观相符的是[]A.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1—3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一般说来,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图为小尺度范围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关于土壤位置和分布说法正确的是①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带②位于地球的表层③南极地区④珠峰山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不属于土壤形成因素的是[]A.水文条件B.生物C.人类活动D.地质构造南方土壤多为酸性土壤是因为[]A.有机质积累多,有机酸含量大B.南方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产生的有机酸多C.酸雨危害严重,酸雨使土壤酸性化D.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母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自然土形成后,经过人类开垦,不断翻耕、施肥、灌溉,使土壤不断熟化,形成过程为[]A.肥土→生土→熟土B.生土→熟土→肥土C.熟土→生土→肥土D.肥土→熟土→生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A.地域差异性B.数量的有限性C.整体性D.分布的规律性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单项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环境要素造成影响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密切,资源的开发不会影响其他地区C.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下面是土壤形成过程简式:(1)根据以上简式,写出字母代表的内容:生物类别:A____,B____,C____。人类活动状况:D____,E____。(2)以上简式说明生物是土壤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通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中荒漠化进程快的地区是_________,说明其产生的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填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据此回答1~3题。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B、粮食减产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1、在生态系统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尸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过去形容整年在田地里耕耘的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意思是农民常年弯腰拱背在黄土地里侍弄庄稼。其实各地土壤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在我国东部地区从下图是“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①水土流失;②鸟类、兽类减少;③生态失调;④生物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3月25日开幕,历时一个月。今年的茶博会以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向国内外宣传中国龙井茶文化,充分展示杭州城乡生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的黑土原本非常肥沃,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利用、轻养护,肥力下降。材料二: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的盐分积聚到地表土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岩溶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岩溶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某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只要进一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1、判断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300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①____位于亚洲和其它大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A、白令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读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下图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岩石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2、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1~2题。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右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圈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读莱茵河流域图(下图),并完成下列各小题。(1)简要描述该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完成1~2题。1、读上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双选)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壳运动D、地形的变化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淀2、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2、下列地区的地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相互关系分析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1650~1780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2、进入20世纪该区域[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流域水系略图(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黄“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据此回答1~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回答1~4题。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图甲至图丁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据此读下图,完成1—2题。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黄土高原2、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开放性B.整体性C.差异性D.总体性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左)及南美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右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基多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中国野象活动地点的分布及范围变化的特征是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某自然带的分布地区,据此回答1—2题。1、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D.地形地势2、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自然带地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材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读下图完成1—3题。1、该山地丘陵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下图为某地四种类型土地白天地表温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土地类型中,全年白天地表温度偏高的是[]A.城镇用地B.耕地C.水体D.林地2、该地可能位于[]A.加拿大B.南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该山地降水量最大的位置海拔高度是[]A.1800mB.1200mC.800mD.400m读图,回答1~3题。1、若在图丙中,有一座足够高的山,则陆地自然带最多的是[]A、①B、③C、④D、⑨2、下列关于丙图中③处与⑥处的景观和[]A、景观不同,成因也不同B、景观相似,成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B.黄河下游河道淤积C.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空气质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据此回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2题。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有[]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壳运动D.地形的变化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27日在广州圆满闭幕,下一届亚运会将在韩国仁川举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材料二:广州与仁川气候资料(1)珠江的航运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单一性C、整体性D、均衡性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B、黄河下游河道淤积C、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空气质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减少、土壤盐渍化加重、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后退等。这种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地带性特征B.整体性特征C.非地带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B、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C、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D、下面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碳循环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生物活动中的②作用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B、图中④作用增加后会使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淹没了东北部地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地震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三号和二号反应堆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3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A、a环节的水量等于b环节和d环节的水量总和B、若该地位于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A、推广节水技术B、防治水污染C、大力开采地下水D、寻找新的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左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右图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活活动有____河流水体通过与大气交换及生物作用而含有溶解氧(DO),溶解氧饱和含量与水温呈负相关。下图示意某河段6月连续两日DO饱和度(溶解氧实际含量/饱和含量)日变化(左T1,右T2)。该变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2题。1、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写道“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体现了:①夜间云层愈厚读下图,回下列问题。(1)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_______________(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2)一个地域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以反射太阳光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回答1~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加剧了全球变暖,并给人类带来了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要在全社会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读碳物质在地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1~2题。1、依据图示,中心事象(X)是指[]A、海平面的上升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区域,由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等9大水系144条河流组成。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我们认识和合理改造自然时应时时记得的。据此完成1—2题。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下图为某发展中国家的“村落周围土地利用形态示意图”,其中内侧耕地无休闲地,集约度高,而外侧耕地有休闲地,集约度低。读图回答1—2题。1、该村落可能位于[]A.热带草原气候区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各题。(1)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读我国某地区t1至t4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回答1—2题。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年径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近几十年来,黄河的人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D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2009年5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枯水年份,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1100千米的河道断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3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1、根据表3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的地区属于[]A.亚热带B.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下图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1—3题。1、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⑤2、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条曲线,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填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完成1—3题。1、适宜多数作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北纬45°附近B.南纬30°附近C.北纬25°附近D.南纬20°附近2、若对山坡植被过度砍伐,下列现象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据此完成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据此完成1读下图回答1—2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大气环境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读欧洲西部区域图,结合A城市最低气温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一位在A城市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回国探亲,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船员解释说:这是这个季节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A.青藏地区地势较高,年均气温较低B.南方地区雨热同期,植被多为针阔叶混交林C.北方地区河流较少,多为季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台风也不例外。盛夏,来袭的台风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益处是[]A.降温B.降水多C.光照少D.风力强毛泽东《沁园春·雪》的部分词句描写与其地理要素对应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形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水文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气D.须晴日,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人类在北极熊体内发现热带地区的农药残余,造成这种现象的的原因可能是①与水循环有关②与洋流有关③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关④与地壳的物质循环有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B.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读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整体性特征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下列有关叙述,属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读甲乙两河口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甲河最长干流上游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_“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试题40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①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图中A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完成1—2题。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光照B.生物C.水体D.大气自然林无人施肥,仍能生长茂盛,其重要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充分B.位于沿海地带,降水丰富C.大多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周围,二氧化碳含量高,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A.珠江三角洲冲积土B.江南丘陵红壤C.青藏高原寒漠土D.塔里木盆地荒漠土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②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④各要素对环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下图示意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的[]A.差异性B.单一性C.整体性D.区域性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景观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下图是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的正确叙述是[]A读下图,回答1~2题。1.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①水土流失②粮食产量下降③土壤盐渍化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1-2题。1.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A.自然资源具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9月2日,国家海洋局认定油田开发公司未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结合读西藏自治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线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3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B.bC.cD.d2.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B.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回答1~3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a环节的水量和d环节的水量相等B.若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则c通常为读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1-3题。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B.b点能看到m点C.a地可能形成瀑布D.mn为空中索道2.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社团成员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合图的图名[]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下图中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是:①淹没沿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A.导致气候变暖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增加土壤肥力2009年5月份以来,干流全长为1321千米的塔里木河进入历史上少有的枯水年份,干流来水大幅减少,致使长约1100千米的河道断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是造成此次塔里木河断流的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的大片的生物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CO2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差异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慢C.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现碱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破坏植被引起了环境的变化,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有限性B.整体性C.地域性D.无限性M国一直洪灾不断,1944年的特大洪水,造成300万人伤亡;1988年再次发生骇人洪水,致使3000万人无家可归。洪灾使该国成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欲对该国洪灾某报以“云南水污染,急坏了广州人”为题,报道了发生在云南曲靖市的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下图为珠江水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珠江上游地区的典型地貌我国四种著名树木景观(甲:大漠胡杨;乙:海南椰树;丙:井冈翠竹;丁:兴安落叶松),完成1-2题。1.对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B.乙根据下列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茂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单一性C.整体性D.均衡性“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A.平衡功能B.消费功能C.分解功能D.生产功能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9月2日,国家海洋局认定油田开发公司未能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和封堵溢油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作业。据此回答1-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上图,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A.气候B.植被C.土壤D.水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该国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温暖湿润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中国的“八大菜系”是川菜、湘菜、粤菜、浙菜、闽菜、苏菜、徽菜、鲁菜。与我国八大菜系形成关系最不密切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经济条件C.风俗习惯D.交通条件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合图的图名[]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2.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中地区进行调查,发现L湖水质变差且湖面缩小。结合图文材料,分析L湖水质变差及湖面缩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农架是“华中之肺”,湖北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然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神农架林区内,竟出现了100座小水电站。2011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经调查发现,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2011年8月13日晚向媒体通报称,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非法倾倒工业废料铬渣导致的污染,造成倾倒地附近农村77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城西15千米的云冈村,是北魏时代的杰作,驰名中外。石窟依武周山南麓开凿,东西相距1000米,有大小石窟53个,是我国三大佛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④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存联系的是:①淹没沿海低地②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A.土壤中B.枯枝落叶中C.地表径流中D.植物体内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滥伐森林,或把森林落叶取走,就造成森林退化等破坏生态平衡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原因是[]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B.森林资源的分布其有明显的地带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1.对土壤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的简称是[]A、黑、粤B、内蒙古、桂C、黑、琼D、新、台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读四地多年平均储水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图中四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B.②地典型植被为亚热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人类活动会导致莱些自然要景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1~2小题。1.判断方框中a、b、c、d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图示区域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温暖湿润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A.气候和地形B.植被和土壤C.水文和植被D.气候和土壤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右图回答下面1~2读下图,回答1~3题。小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小题2:下列关于方框中E自然带的生物特征,说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问题。小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小题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24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0分)(2)该地区计划2009年8月21日雅典发生的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5天,大火迫使上万居住在北部郊外的居民们逃离他们的家园。这是自2007年希腊发生特大森林大火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时隔几下图为某地河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题目。小题1:关于甲湖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年中水位季节变化大B.湖水常年清澈见底C.是由冰川侵蚀而成D.有大量河水注入,因而为淡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中新社悉尼2007年6月10日电一场三十年一遇的大暴雨连下三天,使澳大利亚东部的新南威尔士州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已有9人死亡,2人失踪,10读图,完成10~11题。10.小题1:土壤中有机质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小题2:①处形成的土壤最可能是A.红壤B.荒漠土C.黄壤D.黑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作用进行的。关于图示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质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③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④联系了有机界与地理环境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岛屿上的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有什么特点?(2)对自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A.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B.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下列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热带雨林遭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B.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引起全球气温升高C.某地区降水量多少与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D.长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几千万年前,该地区距海洋较近,气候温暖湿润,现在却气候干燥,试简述其原因。(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B.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营养物质等因素制约D.土壤处于岩石圈和生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的含义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化合作用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C.植被茂密高大D.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下列说法不属于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气候直接影响生物、水文要素,但生物、水文要素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气候C.地质作用的变化会影响气读我国北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A为山脉,其以东的自然带是带。(2)B地东部的自然带是带,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3)C地为盆地,其自然带是带。(4)A-C的变化,体现了读图1,完成5-6题。5.小题1: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蒸发D.地形6.小题2:雪线在南北纬60°分布差异悬殊,是因为A.降水量下列选项中,运动方向为逆时针的是()。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C.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D.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5)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16)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小题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A.整体性规律B.地域分异规律C.地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材料1:“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A.彼此孤立存在的B.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小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B,C______________。小题2: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小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地球上水被分解的结果C.火山喷发的结果D.生物呼吸作用的结果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制约关系的是()A.沙漠地区的骆驼刺B.海底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C.荷兰的围海造陆、日本的人工岛D.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根据图中提示,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A、B、C、D分别代表四种植物形态,其中反映骆驼刺特点的是__,反映荷花特点的是__,反映热带雨林特点的是______。小题2:图中可能分布在中大陆自然带种类最多的大洲是()A.南美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