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生物灾害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定义

生物灾害:
 蝗灾与鼠害是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此外还有病害和虫害等。

一、蝗灾
1、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早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早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先旱后涝,蚂蚱成片)
2、危害:
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蚌”。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3、防治措施:
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

二、鼠害

重灾区 农田、牧场及森林
危害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特点 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造成鼠害流行的因素 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防治措施 农药灭鼠、投放天敌、人工诱捕
 三、病害:

类型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疤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病毒发生原因 ①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人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我国农作物病害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及其分布 ①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②水稻病害: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
③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棉花产区(黄河流域和新疆棉产区最严重)

四、虫害:

常见的农作物虫害 蝗虫、黏虫、水稻暝、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常见的森林虫害 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标、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森林虫害的危害 导致林木生产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我国农作物虫害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我国主要森林害虫

松毛虫。常发区: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偶发区: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导致森林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 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防治措施 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扩展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经济损失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有小麦锈病、水稻稻瘟病、棉花棉铃虫病。

4、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的原因:
气象因素;农作物本身的因素;害虫天敌
二、森林病虫害
1、危害:(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2、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3、主要害虫:松毛虫

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
常发区: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
偶发区: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三、蝗灾与旱灾、洪涝并称为中国农业三大自然灾害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先旱后涝,蚂蚱成片)
四、鼠灾鼠害的地域差异:
喜湿鼠类危害区——亚洲东部,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的大部(褐家鼠、小家鼠)
耐旱鼠类危害区——亚洲中部,包括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及东北、华北边缘地带(小家鼠、黄鼠)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知识导图

中国病虫害分布区域图:

蝗灾与旱灾、洪涝并称为中国农业三大自然灾害:



我国松毛虫分布图: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教学目标
1、了解危害中国农作物的主要虫害、虫害造成的危害、虫害的分布。
2、了解鼠害及中国鼠害发生的主要地区。
3、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带来的危害。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10
◎ 中国的生物灾害的所有试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