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试题列表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试题100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继承、借鉴与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哥白尼和徐光启生活的时代略相先后,但他们在科技上的成就却代表近代科学和传统科技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是:[]A.中西文化的差距加大B.中西社会经济结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基督教教义和西方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他们学习汉语,改穿汉服,与中国士大夫交往,当时一度为中国上层人物所接纳。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A、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不同地区的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文成公主入科学巨著《几何原本》前六卷本早在16、17世纪之交就由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出版,两个半世纪后,李善兰(18ll——1882,清代著名数学家、翻译家、天文学家)与伟烈亚力(注:英国传教士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A、外交使节B、传教士C、阿拉伯人D、留学生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在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心目中,有些西方传教士如理雅格、伟烈亚力、艾约瑟、傅兰雅、花之安、林乐知、李提摩太、李佳白等,他们不只是传教士,而是“西儒”,即西方学者。上述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阅读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泽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当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1)展览一: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利玛窦)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而士大夫如徐光启之辈,首好其说。”以下内容属于利玛窦“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的是[]A.天文历算B.火炮制造C.水利技术D.逻辑学西学东渐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材料一:利玛窦与徐光启像材料二:京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天文历法等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西学东渐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材料一:利玛窦与徐光启像材料二:京新文化运动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许多学者把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称为“文化的哥伦布”,主要是由于他们[]A.像哥伦布一样开辟了到中国的新航路B.在东西文化交往中的作用等同于发现美洲C.与哥伦布共同承担到中国传教“(利玛窦)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而士大夫如徐光启之辈,首好其说。”以下内容属于利玛窦“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的是[]A.天文历算B.火炮制造C.水利技术D.逻辑学某历史兴趣小组对14——16世纪的亚欧交流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传教士是此时期亚欧交流的主要沟通者B.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C.此时亚西方耶稣会某位传教士将孔子的儒家学说介绍到西方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详细介绍儒学对社会的影响。此人是[]A.利玛窦B.罗明坚C.金尼阁D.伯应理宫廷画师朱塞佩1714年①5月4日坐船②前往中国传教③,第二年的8月17日,抵达已为西班牙④占据的澳门,取名郎世宁。这段文字表述中与史实不符之处是[]A.①B.②C.③D.④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畬,他在赠送仪式上说:“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己所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文明互动与社会转型材料一:“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为纪念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2010年某地举办展览。请按照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展览主题[]A.利玛窦——虔诚的西方天主教徒B.利玛窦——西方科技积极传播者C.利玛窦——中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A.老者的眼镜B.门前的店幌C.兴盛的商铺D.商人的衣着伏尔泰眼中的中国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大历史观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审视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的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中西农耕文明下表反映的是10-14世纪中西的农业状况(1)据表格内康熙帝曾下旨“凡西洋传教士不遵守利玛窦遗规,一律驱逐出境”。圣旨中“利玛窦遗规”的含义是[]A.入乡随俗,遵行中国礼仪B.切磋学问,不得结交权贵C.立足边缘地区,勿入京畿重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材料一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下列对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局面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②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的斗争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最确切的推断是[]A.学习西方逐成中国社会思想主潮B.19世纪中后期维新变法思想兴起C.科学类书籍的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历史事实的阐释——“西化”与“东化”材料一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西学东进”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材料一“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明清时期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③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传教士与中国社会材料一: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耶稣会士相继来华,利玛窦是其中最成功者之一。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利玛窦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利玛窦与徐明初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表现在: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②欧洲的水利技术被介绍到中国③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④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新思想”的核心是[]A.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业B.与西方进行“商战”,保晚清重臣、光绪帝老师翁同龢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表明近代中国[]A.园林建筑逐渐西化B.买办阶层勾结洋人C.生活习俗中西合鸦片战争以后,包括洋教在内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记载,李佳白在1883年受美国长老会的派遣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回答问题。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前,郭士立在一封信里表达了他的创刊目的:“这个月刊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试题200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试题300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