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的试题列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的试题100
线性文化遗产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江南地区是京杭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A、民族危机的加深B、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张謇:“但有征商之政,而少护商之法”,“商之视官,政猛如虎。”张謇说此话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私人资本主义B.实行政治改革C.主张对外开放D.推行洋务运动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实行“兵谏”,逼蒋抗日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C、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D、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①实业救国思潮②维新变法思潮③民主共和思潮④社会主义思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某高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下列选题不正确的是[]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尊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A.推翻清政府的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西方国家在追求民主的思想斗争中,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到议会改革运动,无不显示出其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睿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阅读材料:材料一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工商巨擘是[]A.陈启源B.张謇C.周学熙D.荣德生《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唐朝,一个辉煌的朝代;唐太宗,一位杰出的帝王,智勇兼备,文武双全。下列有关唐太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年号贞观B.重用贤才C.实行轻徭薄赋政策D.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请分析一下: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给当时周边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一下: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给当时周边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阅读下列材料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热忱创办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了9个公司的投资。张謇认为发展实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下列选题是某高校要求学生撰写的有关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论文,其中表达不正确的是[]A.荒唐的嫁接——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B.以发展实业为首务——康梁的维新思想C.辛亥革命后的逆流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B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甲午年状元张謇被中日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①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④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B.张謇C.李大钊D.鲁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引诗一首:“状元办厂惊陈腐,君子经商耻务空。积弱终须强实业,中兴还赖育才功。”这首诗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张之洞B.郑观应C.张謇D.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山”,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材料二清廷上谕:“戊戌变法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状况是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帝国主义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力度③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④义和团运动的势力发展到京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后呈现出明显的两种不同情况,其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B.重商思想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的试题20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的试题30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张謇和大生纱厂)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