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试题列表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试题100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称:“今当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康有为利用经学、创立孔教是维新变法策略上十分有效的一环,取道孔教是方便法门。“必须从传统的封建学说中去寻找武器”,“用传统来反传统”;“法国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9年3月,我国西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26分)“西学中源说”认为:西方的某些事物源出中国,中国学习这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不是学习西方。19世纪60—90年代,此种说法最为盛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唤醒”的主要表现是()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自强B.认识到百日维新宣布废除八股取士,“使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裁汰冗员“因之失职业的将及万人”,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改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②加大了反对改革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C.变更(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对于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学界乃至变法者本身都有深刻的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苟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诸夷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①裁撤冗员②取消旗人特权③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⑤设立京师大学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15分)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鉴阅奏章,犹不能尽。”对此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A.光绪钦定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胡绳曾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辛亥革命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指出:“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倭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光绪帝认可了这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B.提倡投资设厂C.废除八股取士D.撤并闲散衙门、冗员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B.民族危机的加剧C.统治者的的大力倡导D.资(15分)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题满分14分)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试题200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试题300
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