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的试题列表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的试题100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的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A、俄、德B、英、德C、英、美D、美、德标志着列强瓜分狂潮开端的事件是[]A、三国干涉还辽B、《马关条约》签订C、德国强占胶州湾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据粗略统计,清末赴某国留学人数:1901年为274人,1903年为1,300人,至废科举的1905年则猛增到8,000人,翌年更是达到12,000人。以上材料中的某国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材料一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稣、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康有为在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本质意图是[]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A.谭嗣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①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②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③领导农民暴动起义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阅读下列图片:图1《马关条约》签订图2公车上书图3《时局图》请回答:(1)图2反映的事件和图1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一统天下,只有研读经书的各级官学和书院、私塾,“中举”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根本不知近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现代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觉醒了,人人在人类历史上,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其中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与戊戌变法是中外改革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A.强学会B.保国会C.共进会D.兴中会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应诏统筹全局折》D.《定国是诏》西学东渐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材料一:利玛窦与徐光启像材料二:京西学东渐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材料一:利玛窦与徐光启像材料二: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纵观中国教育发展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一统天下,只有研读经书的各级官学和书院、私塾,“中举”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根本不知近代阅读下列材料: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简图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遗憾的是,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材料二下图是清末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组织”、“纪律”、“政治”、“革命”、“申请”、“解决”、“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上清帝第五书》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的试题200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的试题300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