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苏俄的和平外交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定义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知识扩展
①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提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其突出的事例就是在前面课文中出现的《和平法令》。②1924年的热那亚会议。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俄经济开始恢复,同时也力求打破外交上的僵局。1924年苏俄代表团参加了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改变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虽然在这次会议没有取得积极的成果,但在会外,当时国际地位和处境基本相同的苏俄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这是一项对双方来说都平等的条约。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知识点拨

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提出: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其突出的事例就是在前面课文中出现的《和平法令》。虽然苏俄有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良好愿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国内战争时期却无法做到。

1924年的热那亚会议:

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俄经济开始恢复,同时也力求打破外交上的僵局。1924年苏俄代表团参加了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改变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虽然在这次会议没有取得积极的成果,但在会外,当时国际地位和处境基本相同的苏俄同德国缔结了《拉巴洛条约》。这是一项对双方来说都平等的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在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双方放弃战争赔款;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这一条约以缔约双方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为基础,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这是苏俄早期外交取得的一次重大成果。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知识拓展

列宁关于苏俄代表团出席热那亚会议的方针:

1922年1月8日,苏维埃政府宣布接受出席热那亚会议的邀请,并着手积极为会议做好准备工作。
列宁提出为排除帝国主义支持反革命势力派代表参加会议的可能,必须建立苏维埃共和国的统一战线。1922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主持的俄罗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布哈拉、格鲁吉亚、乌克兰、花拉子模和远东共和国等9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全权代表会议。会议签署一项协定,授权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在热那亚会议上保护其他8国的利益,代表他们缔结或签订会议可能达成的一切协议。
列宁提出了关于苏俄参加热那亚会议的方针和策略。他把出席热那亚会议看作是实行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原则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看成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反苏营垒的一次极好机会。列宁分析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好战派与和平主义者之间的矛盾,对不同类型的国家与人物采取不同的策略。
苏维埃俄国经历了4年多战争,事实上已经证明,它生存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是可能的。列宁认为,这在经济方面也是同样可能的。他说:“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策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迫使他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的全世界的共同经济关系。”
在热那亚会议上,苏俄代表团重申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必要性。代表团的声明指出,“俄国代表团在坚持共产主义原则观点的同时,认为在当前这个旧的社会制度与正在成长的新的社会制度有可能并存的历史时代,代表这两种所有制体系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普遍的经济复兴是绝对必要的”。苏维埃政府强调,它们准备以商人的身份出席会议,是来做生意的,苏维埃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是绝对必要的。
苏俄还分析了与会者的态度,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采取相应的方针措施。
当时,各资本主义国家按其对热那亚会议的态度,可区分为三派。第一派是协约国中的英法等大国。它们企图通过会议达到从经济上奴役苏俄的目的。它们成立了一个由大国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在伦敦炮制了一份“复兴俄国”的纲领,它实际上是戛纳纲领的具体化,如要求苏俄偿还180亿金卢布,赔偿被没收的外国企业损失,取消对外贸易垄断制,等等。但是帝国主义的反苏统一战线也不牢固,它们各怀私利,分歧很大。英国期望同苏俄扩大经济关系,法国则坚决要求苏俄偿还一切债务,并威胁苏俄,如不承认戛纳决议,就进行新的武装干涉。
第二派是协约国中的中小国家及战败国。它们希望会议成功,好与苏俄发展贸易关系。特别是德国,它期望能加强苏德关系以抵抗《凡尔赛和约》的压力。
第三派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者,他们大多是资产阶级的名流、政客以及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他们主张恢复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取消一切债务,以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希望会议通过几项和平主义的建议。这一派人物在公众中有较大影响。
根据上述影响,列宁提出如下具体的策略:
列宁首先强调,苏维埃俄国出席热那亚会议的代表团,为了争取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者,它的“纲领应当是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应建议普遍裁军、禁止使用毒气等。他认为苏俄参加会议的政治任务之一,就是要使资产阶级阵营中和平主义者这一翼从他们整个阵营中分化出来,希望同他们不仅达成贸易协定而且达成政治协议。
在对待协约国的戛纳条款问题上,应利用英法的不同态度加以拒绝。法国坚持要苏俄在会前承认戛纳条款,而英国认为不必以此作为参加会议的先决条件。但对第1条条款,即关于任何国家均不得将本国的所有制、国内经济生活体系及管理制度强加于别国的提法,可加以利用,以解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的原则,但要回避承认条款。如协约国提出最后通牒,就应提出,苏俄可以偿还旧债,但协约国必须赔偿外国武装干涉给苏俄造成的损失。关于新经济政策方面,列宁指出,可以对资本家再作让步,给他们租让优先权,但原则是坚定的,不能做有损于苏维埃俄国主权的事情。
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列宁认为,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国,它不会甘心于战败国的地位,一定会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因此,同德国签订某种协议,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考试要求
暂无
◎ 苏俄的和平外交的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