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试题列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试题100
“夺高产,放卫星,确保亩产十万斤。”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C.“左”倾错误的严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历史上时常会出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下列与此相符的是①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②汉初郡国并行制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破坏了国民经济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D.真理标准大讨论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经济结构越合理就越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1)战国中后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请结合相关史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①经营管理体制②产品分配权利③土地所有制形式④生产经营的权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共同的惨重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八字方针”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下图是某中学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所收集到的漫画,请判断它们最有可能是为研究中国的哪一时期的历史而作的[]A.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B.十年探索时期的大跃进C.改革开放时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表述正确的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下图为一幅农民壁画,绘制于1958年。图中文字为:“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的幸福门。”壁画体现了:[]A.农民的美好梦想B.农业的巨大成就C.“左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基本状况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这首诗所反映出的精神比较符合哪个历史阶段[]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改革开放新时期C.大跃进时期D.抗美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材料二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材料三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了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材料二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下图反映了1958年时中国想当年给你遮得不发绿今日里给你当做遮阳伞[]A.“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B.社会主义生产力大发展C.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D.人民公社化运动进入高潮下图是1958年6月漫画家王正中画的《庙小容不了大神》,它是[]A.农业生产取得全面丰收的反映B.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高速度的表现C.高指标带来高估产的产物D.农业合作化规模扩大带来“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变革。阅读下列图片:图1湖南宁乡县某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图2《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图3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阅读下列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下表为1957年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B.大力提倡玉米运动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有这么—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大跃进”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农业合作化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止不前D.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事关中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首江西民歌可能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A.1950年B.1956年C.1958年D.1979年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农业生产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图1:农民在分配土地图2: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图3:农民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材料二在北京,每年都有300多万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和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的景象:“徐州吉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在全国各行各业争相放“卫星”的感染下,文艺界的“卫星”也放出来了。各地纷纷提出“人人会写诗,人人会画画,人人会唱歌”“一县一个郭沫若、梅兰芳”。清华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高“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共同原因是[]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忽视了市场的调1956~1966年,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①以工业化为目标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普遍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读《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材料二: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1956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以下内容与其类似的是[]A.“一个南瓜像地球“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提出:湖北省红安县土质瘠薄,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834斤,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对国情认识不足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④急于求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经历了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二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是改革开放之初。其中第一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A.自然灾害不断B.新中国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有线新闻网援引摩根大通分析师的话说,“中国经济在今后的十几年里仍然将保持以8%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只有1%。用不了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自然灾害的发生B.农村劳动力流失C.“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文化大革命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破坏了国民经济B.提高了生产效率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两幅漫画,它们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A、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B、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C、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D、片面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水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遭遇到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③苏联专家撤离④自然灾害严重[]A、①②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__“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十年“文革”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的是[]A.1952年土地改革B.1954年农民入社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近代以来,中日两国面临相同的机遇,但是其发展轨迹却有很大差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下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A.“大跃进”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试题200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李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C.1977年,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历史上时常会出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下列与此相符的是①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②汉初的郡国并行制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新航路的开辟[]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单位:万吨[]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下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螂’。”这首歌谣体现哪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以下成为“后来者居上”直接表现的是[]A.社会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1958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参议员汉弗莱谈话时说:“公社制度今天对俄国是不适宜的。无论如何这个词是用错了,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选用了这个词。”“中国人选用了这个词”是由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下列口号中,与“汽车工业放异彩,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A.“总路线是照耀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某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其他部门必须“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歌词作家田汉南行至漳州,他看到当地群众砍伐相思树做燃料,遂写一“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A.1950年B.1956年C.1958年D.1979年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C.““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下列四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②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③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④食堂巧煮千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胡锦涛同志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国家经济面临困难③国家处于战争时期④存在个人崇拜现象[]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觉得心里通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试题300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