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方针的提出的试题列表
八字方针的提出的试题100
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错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材料二:1959—65年全国粮产(万吨)材料三: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请回答:(1)据材料一,1953—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状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①过渡时期总路线②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③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④“调整、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左”倾错谩得以根本纠正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国家“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C.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调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纠正“大跃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图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A.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B.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C.承力越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一阅读下列材料: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图6[]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有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阅读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建国以来,党中央第一次纠正“左”倾错误的重要会议是[]A.遵义会议B.八届二次会议C.七千人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有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阅读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据图一回答:1958—1960年、1960—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进“大跃进运动”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D.纠正大跃进1961年,城镇居民的的年消费量与1957年相比,粮食减少了8.4%,食用植物油减少47.6%,猪肉减少80.6%。1959年全国农民由集体分配的收入每人只有37.6元。农民家庭副业生产和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1962年6月,时任中共蔚县县委副书记带领工作组和张家口地委工作组一班人,到常宁公社8个大队搞包产到户的试点工作。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左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粱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国家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有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A.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材料三: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D.纠正“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但后来,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间,中国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但主要矛盾的变化一直贯穿于国脉之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至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怎样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1)“二五”计划期间的主题词是“大跃进”,但事实并没有“跃进”,而是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读下图,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有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④完成了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入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人民解放军同敌人周旋采用的战术是:[]A.蘑菇战术B.游击战术C.地雷战D.地道战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国家对国下表为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对此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工农业比重严露失调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C.困难局面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开始也回升D.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人民解放军同敌人周旋采用的战术是:[]A.蘑菇战术B.游击战术C.地雷战D.地道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1)“二五”计划期间的主题词是“大跃进”,但事实并没有“跃进”,而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不幸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B.“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年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1956——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C.“调整、巩固2010年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阅读下列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回答:(1)这几句话是谁的名言?他是一个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D.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比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波斯帝国形成的时间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A.秦朝B.春秋战国时期C.隋朝D.宋朝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C.人民公社化运动D.十年“文革”阅读下列材料: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阅读表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B.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C.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D.1961年后粮食生图8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②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C.“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D.经济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D.自然灾害的影响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农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实际上是指[]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B.对苏联撕毁两国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从“文化大革下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③“调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农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实际上是指[]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B.对苏联撕毁两国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巩固、、提高。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D.发人深1962年与1952年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同点是[]A.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B.处于大幅度上升时期C.受“左”倾路线的干扰D.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调整后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以成就为主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
八字方针的提出的试题200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阅读下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956~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A.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B.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C.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显著减少的主要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下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综合实力大幅上升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两幅图片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材料三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了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材料二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下表为1957年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A—B经济增长是由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B—C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过粗过急造成的C.C—D的变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C.多快好省D.以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1962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B.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C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提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2010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处遭遇自然灾害。找出灾害频发的根源,构建常态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这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上下官员喜好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文化大革命一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下图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单位:万吨[]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A.B.C.D.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
八字方针的提出的试题300
八字方针的提出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