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题列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题10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上面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A.我国农村的土地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A.召开于1978年底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④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支配权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深受其害。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1979年,在安徽玉明公社的一个社员家中贴出了一幅对联,上下联是“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是“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A.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农村改革的侧重点是[]A.改革产品分配旧体制,强调按劳分配B.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强调自主经营C.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可有效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改变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D.促进农村国外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B.实现了土地私有向集体所有的转变C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请围绕这一盛事,回答下列问题:(1)1949年新中国建立。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右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我国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变化的是[]A.B.C.D.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产量增长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①土地所有制形式②经营管理的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分配的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右图是张德元、潘林所作《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B.生活水平的提高C.生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能把资源作最适读下表“中国20世纪60~70年代粮食产量变化”,分析我国粮食产量在70年代末出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税的取消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D.家庭联邓小平曾指出,“农业稳了,工业也就稳了;农业不稳,工业就提心吊胆。”以下历史事件最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大跃进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扩大企业自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的看法是——至少是美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管理论如何变化,经济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国家干预;干预的方向虽然有所不同,干预的实行包产到户后,安徽凤阳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责任制()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D.使农村改革下图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C.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B.火力发展乡镇企业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D.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打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数十年;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势必要吸取其经验教训,为我所用。据此回答下列同题:(1)简述我国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主要是因为A.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B.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积累C.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D.苏东剧变教训的启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C.农村实现产权分开,自负盈亏D.彻底免除农业税1921年开始的苏俄改革和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都A.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C.注重工业化建设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的改革开放B.苏联改革c.社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12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基本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育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反映社会变迁的民俗中,春联是最敏感的一种,它的时代感非常强。刘育新说:“如果把100年的春联整理出来就是一部编年史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把推进城市化进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2008年深圳模拟)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③“以钢为纲,全面跃进”④“百花齐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关键因素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C.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D.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其相似之处不包括()A.经历曲折而吸取教训的改革B.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彻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都没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影响是()A.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B.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08茂名质检)下列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是()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B.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发展乡镇企业D.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生产关系有哪几次主要变革或调整?分别简析其主要作用。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罗斯福新政和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是20世纪经济制度改革创新的典范,其共同之处在于()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都削弱了国家计划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国初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②前者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下列这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下表述与之相符的是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实现四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文中“革命”的含义是()A.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B.社会制度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回答:(1)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一阶段中实行“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的政策,其中的“两权”是指()①行政权②所有权③经营权④自主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D.都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保护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B.使农村政企分开,扩大自主权C.改革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A.包产到户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国企改革的目的有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增强企业活力③巩固壮大公有制经济④完全实现我国经济的公有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改革的是A.农村B.城市C.沿海D.内地“文革”结束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是A.山东省和安徽省B.安徽省和四川省C.四川省和山东省D.安徽省和江苏省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阅读下列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健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初是恢复或建立起包工制,即包工到人、包工到组或计件包工……稍后改包工制为划分固定作业组,包工到组、下列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正确的是A.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B.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C.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D.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下列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无关的是A.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确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民间凤阳花鼓词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十四大哪一内容直接相关()A.决定设立经济特区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它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经历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10月l5日上午,举世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9分):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A.法律制度B.经济政策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2)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B.开放搞活政汉高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苏俄推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邓小平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共同的经济根源是A.农民渴望增加收入B.小农为主体的生产方式C.政府希望增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阶段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十二大”以后C.“十三大”以后D.“十四大”以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同于农村经济改革的步骤是()A.以放宽政策推进改革深入B.以市场经济调节企业生产C.以法制建设促进企业改制D.以国有资产增值改革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含义是指()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解放思想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形成了多层次伞方位的新格局③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联产承包D.减轻农民负担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D.农民文化思对城市改革表述正确的是()A.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B.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C.1992年党的十二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D.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明()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需要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这种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政企分开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题200
(17分)阅读材料:“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十八颗红手印》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②是对邓小平解放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逐步实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读下表,安徽省风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乡镇企业的发展D人民公社的撤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多次变化,其中20世纪五十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A.都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B.中国民族工业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凋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②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是()A.集体化、商品化、专业化B.公有化、社会化、商品化C.私有化、专业化、商品化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最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党的()A.十—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为主B.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C.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D.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下列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已初步建立B.目的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C.主要是指政府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D.主要是指政府运用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A.计划B.市场C.政府D.价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A.江苏B.安徽C.福建D.广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C.这种责任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说:“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20世纪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B.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实行以按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举措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C.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D.发展乡镇企业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A.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C.1984年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安徽凤阳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流传的一段花鼓词很能说明问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的原因是什么?简述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的与实质。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开始于()A.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是A.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废除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时期,率先在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四川和广东B.四川和海南C.四川与安徽D.安徽与广东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B.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D.首先是从城市而后是在农村进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相适应B.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C.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D.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①土地所有制形式②经营管理的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分配的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所有制形式较新民主主义时期增多了几种,其产生的根源是A.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公有制B.城市全而推行经济体制改革C.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D.家庭联产承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30年来中国最强劲的声音。篇章一中国的伟大革命30年前的今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逐步进行,下列不属于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基层民主自治D.进行土地所有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刺,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1978年,以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农民严俊昌为首的几位农民按手印签订了分地生死文书。这说明当时中国A.还没有明确的“包产到户”政策B.“左”的干扰在安徽已经不存在C.“家庭联产承包古今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唐太宗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阅读下列材料自古以来,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2001年,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体化④现代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请问,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A.广东B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的旧体制有何弊端?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克服旧体制弊端的?取得了哪些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创立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在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是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B.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C.变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这主要归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实力的巨大的差异B.经济和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大特色,推动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因素是A.国家将大型国有企业向小城镇转移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指A.农村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B.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C.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D.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近代(1840年~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这是2009年27~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表二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关于表二所反映的趋势特征的成因,最正确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阅读材料(26分)【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年份粮食总产量(万吨)棉花总产量(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上缴农业税(亿元)粮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秘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现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它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小调歌赞扬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制B.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答16、17题。小题1: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不懂得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把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展乡镇企业C.实行合同定购制和市场收购制D.税费改革到2008年,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达1583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666元,比1978年的10.74元增加了150多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99%。这说明乡镇企业有利于A.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②转变了经营方式③调整了分配方式④取消了粮食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村民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现在,他们却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倡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C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改革管理体系B.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C.改革分配制度D.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城市C发展了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D农业科技日益普及现阶段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放权让利B政企分开C推行公司制度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右图反映了1979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对外开放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A.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最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沿海地区B.华北地区C.农村D.城市“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家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B.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增强企业活力以下经济建设成就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有①两弹一星②青藏铁路③大庆油田④三峡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是①四川②安徽③福建④广东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的当时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最主要是A.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要不要深化改革开放的问题D.要不要下列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解读两幅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图一1966年哈尔滨学生在广场游行图二1984年北大学生在国庆游行A.工作中心都已发生转移B.探索中国特色社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组织劳务输出D.发展乡镇企业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这种体制缺陷非常明显,首先抑制了微观个体在经济上的活力,用阶级斗争观把人归类在户籍制和单位制下,重新建构了社会‘分’的结构,而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又缺乏利益激励机制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2009年11月中旬,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温家宝总理立即赶赴河北慰问受困群众,政府积极应对雪后灾情。下列是自古以来关注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其评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为庆祝改革开放30年,中央电视台专题制作了《歌声飘过30年》,其中有著名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该歌曲的出现是缘于A.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B.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C.农业合作社的完成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按手印,表明了A.十年文革的结束B.改革开放的开始C.中国农民勇于创新D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词汇频率能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汇中能体现我国1978年以来时代特点的一组是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C.三大改造、红卫兵、“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是指A.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这组图片信息能准确反映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是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右图信息提示,指出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农民积极参加太平天国反封建斗争B.农民响应和配合社会主义改造运动C.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支持D.农民踊跃投票选举人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不仅给予中国经济援助,抗美援朝期间还向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了坦克、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但是苏联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向志愿军提供空中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理论界先后出现过多次思想解放,其中1992年思想解放的成果是破除了下列哪一崇拜A.个人崇拜B.所有制崇拜C.计划经济体制崇拜D.国情崇拜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题300
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在下列中共的农业政策中,最能充分体现“放活”原则的是A.农业合作社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制定经济计划始于A.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罗斯福新政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4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化B.大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邓小平说“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为此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建立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经济特区D.实行基层民主选举下图是安放于安徽凤阳大包干纪念馆《十八颗红手印》雕塑图,关于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拉开了新中国大地上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B.取消了人民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A.都使农民个人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B.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C.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D.都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A.实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基于A.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B.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C.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1979年可以称为中国广告年,出现了许多第一。年初,上海延安路恢复了户外广告;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厂”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了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3月下表是《改革开放30年流动农民工统计表》,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这一现象年份流动农民工总数1985--19902118万1990—2000年12900万2002年10469万2008年14041万A.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B认定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较低B.还没有实现祖国的统一C.还没有实现“小康”社会D.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图中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特点是()①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②逐步推进、不断深化③由农村到城市④由试点到推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这三关于下列表格的理解,不准确的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产品单位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1952年1992年钢万吨92.315.8135.08000.0粮食亿吨1.51.11.634.42A.建国2008年10月1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下表反映了1978—198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指数变化(注:均以1978年为100)。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工农业年总产值基本相当,反映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有计中国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将某些做法、提法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这样的突破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社会主义工经济体制改革前,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①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②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统得过死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④土地公有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切含义是:A.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自主经营B.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分户自主经营C.农民个体经营和乡村联合经营相结合D.在乡镇企业中建立严格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化历程》在总结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时强调:“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和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其中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1978年初,凤阳县乃至安徽省尝试“包干到组”,小岗人也满怀兴趣把20户人家分成4个小组。没干多久,组里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每个小组又分“叉”,全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主张的有①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②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③1958年开始大跃进、人民公人的取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定烙印。下列哪一组最能反应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A.建国、建新、抗美、解放B.学峰、向红、文革、爱武C.学军、卫东、逢春、新生D.安娜、勤富、小康、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③邓小平(25分)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特殊的历史和国情造就了我国这一时期独特的现代化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德国著名思“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作为一名游客,你参观完“中国第一村”后,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那么,你可能选择下列哪个省()A.广东省B.江苏(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摘要: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A.单一的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C.非公有制经济为主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下表是《改革开放30年流动农民工统计表》,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这一现象A.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B.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多地少C.完全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使然D.受农村自然灾害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其长远意义不包括A保持工农业平衡发展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C加速城镇化进程D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企业的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下表是1950年—1980年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从上表中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B.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多数C.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世“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人民公社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昌。吸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④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城市经济进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B.废除社会主义公有制C.改变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D.增强企业活力1981年10月,承包了28亩棉田喜获丰收的山东高唐县农民王本跃夫妇赶着大车售新棉,当时他所处的情形有A.他联合部分农户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他被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C.他承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农村改革带动城市改革。其中的原因不包括()A.以前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绪论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只是由于制度和道路问题长期不能全面而正确的解决,从而不能合理、有效和充分利用国外和国内的现代化资源弋真正解决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A.坚持全民所有制B.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B.建立人民公社C.允许土地买卖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20分)历史上的每次社会转型,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1)你从图中可以得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以下为《东方风来满眼春》报道的部分,其中“春”比喻的是A.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B.进一步解放了思想C.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部署D.否定计划经济下图是张德元、潘林所作《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一—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B.生活水平的提高C.生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发展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侧重于A.放权让利B.承包经营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人民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前提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C.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D.社会福利的不断增加如果你想查阅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原始文件,应查阅下列哪次会议的报告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兵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流行着一段花鼓词说:“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出现上述情况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A.社会秩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土地流转”作为新时期的土地制度后,2009年3月3日,我省铜陵市第一个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老观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在铜陵县东联乡老观村诞生。实行土地流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政企分开,自负盈亏C.以按劳分配为主D.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根据下图理解表述正确的是1980年四川广汉向阳乡人民政府建立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B.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乡镇政府政治体制改革C.四川开始进行全面的城市经每逢元旦,《人民日报》都会发表一篇辞旧迎新的社论,即元旦社论(也称“元旦献辞”)。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权威性,敏锐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下面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对这句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概括了包产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歌曲《春天的故事》曾经响彻华夏大地。“春天的故事”喻指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文革”结束D.包产到户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乡镇企业的崛起C.农业合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是安徽凤阳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顺口溜。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是A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B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政企分离,实行宏观调控C.实行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D.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该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B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该图是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题目是“MovingAwayfrom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种认识主要源于A.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B.站在资本主义立场,带有政治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1992年南方讲话C.十四大的主题报告D.“三个代表”的提出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了A.民营企业的恢复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图一和图二信息解读不确切的是()A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意某位同学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附图,这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A.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中共“十五大”明确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歌词中的“春天”指的是()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结束“文革”D.包产到户该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该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年代1978198019851990199219941996国有工业比重(%)77.676.064.954.651.537.328.5(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20年记实》)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②第一、根据该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土地改革②对农业进行改造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其主要形式是A.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政企分开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92年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B.经济体制改革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题400
该图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三次变化对其理解准确的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不断探索符历史中邓小平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如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特点是1978年安徽小岗生产队的承包合同书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双包”制①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②逐步推进、不断深化③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左”倾盲动③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快到1984年底,农村撤社改乡镇、撤队改村的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基本完成,建立了9.1万个乡(镇),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不能说明的是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得以改变B.村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企改革步步深入,对其意义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了国家性质的变化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出自安徽凤阳农民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A.该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用品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实施C.三大改造完成D.对外贸易扩大该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④国有企业改革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所有制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中共十四大召开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下列历史术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①工农武装割据②新三民主义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份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材料一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1962年,邓小平借用四川农村俗语“黄猫(亦作‘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重提“猫论”,其意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如图,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来,广交会从以往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的目标,是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②中国与世界接轨不1985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它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浩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8年,都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董辅蚋在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A.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入了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准备改革开放“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段话描述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记载: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农村改革取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②经营管理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企业融入“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经作为高中生,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不可盲目地把任何问题都拿来研究。下列课题,高中生可以作为选题并且可能取得实际研究成果的是A.卡拉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B.经济结构的调整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公有制经济主“……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至十七大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以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此正确认识有①显然带有鲜明的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说明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B.旧中国农民悲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两枚,表现了两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下列有关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③以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涵义是A.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B.改变所有制形式C.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D.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占工业总产值和比重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80年0.02%0.48%1998年28.5%38.3%18.9%19.9%A右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20世纪7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外电对此有不少评述,我们认为最为恰当的是A.“中国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B.“中国放弃敌视西方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的涵义不包括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D.国内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现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楹联应创作于()A.1949年以前B.1956年10月C.1966~1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C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C.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据《华东经济管理》1991年统计:“从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看,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6.86%......”。当时江西纺织化纤部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废除农村平均主义思想B.促下列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是指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进,根本原因是A.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D.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打破所有制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分)(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农村的经济体制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没有体现在A.土地所有制变化B.经营管理的方法变化C.生产经营权利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D.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中国社科院提出“台州模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产品的分配形式③生产组织形式④城乡劳动力结构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1980年,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③发展乡镇企业④外出打工A.①③④B.①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B.建立人民公社C.允许土地买卖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发亿众关注,同样引发媒体的热议:《长江日报》(10月10日)评论指出:农村改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秘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现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它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小岗村村民此举目的是A.冲1982年1月5日,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高考制度的恢复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都改变了所有制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重要原因是A.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B.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