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试题列表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试题100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之一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方言的影响D、受生活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下列哪一服装颜色最能反映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的影响[]A、白色B、红色C、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各处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宅B.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C.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D.安居工程、装修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欧风美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1)下列三幅图片是徐州市张先生家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年11月,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称:“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目的,主要地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了要侵略中国,如像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做过的那样。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20世纪50年代的服饰图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服饰图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服饰材料二图四中国式的简陋住房图五早期的上海洋房(1)材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的时间是[]A.1862年9月B.1863年1月C.1864年3月D.1865年4月下列事件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①辛亥革命②新中国成立③改革开放[]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20世纪50年代的服饰图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服饰图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服饰材料二图四中国式的简陋图五早期的上海洋房(1)材料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A.中山装B.列宁装C.红卫兵装D.休闲装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是[]A、服饰变化B、饮食改善C、住上楼房D、出外旅游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的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联。请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大背景及其主要表现。请按照示例“第一次变化”。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A.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后来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中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句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着装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这些变化主要说明了①和平年代军队的地位已经变得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观念B、审美情趣C、生活水平D、国际潮流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到l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观念B、审美情趣C、生活水平D、国际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观察下图,图片内容反映出当时我国[]A、物质供应较为紧张B、与苏联的关系更为密切C、女性缺乏审美情趣D、社会生活带有政治色彩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妇女虽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虽然可以拥有财产,但不能完全支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演进,家庭的结构与规模、观念与伦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这种变动在新旧社会形态更替,或某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期更为明下图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中国普通城市家庭变迁的场景之一。它所反映的时代应当是20世纪的[]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生活,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收听电台播放的流行歌曲B.给同学发电子生日贺卡C.到电影院观看香港功夫片D.坐飞机到北京游览长城1956年李滨声先生的一幅漫画并配文《四季常青》写道:“桃花开了,姑娘穿蓝色;荷花开了,姑娘穿蓝色;菊花开了,姑娘穿蓝色;水仙花开了,姑娘穿蓝色。”材料反映了此时国人服饰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D.嫁妆保留了传统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间,中国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但主要矛盾的变化一直贯穿于国脉之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至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怎样的历史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下图是1980年4月美国的《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上的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这里所说的“中国新面貌”主要是指[]A.中国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B、时问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D、上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人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辛亥革命使中国男人剪掉了辫子,而女性辫子还长期存在,而这种女性的发式却在历史进程中也悄悄地发生了“发饰革命”,今天也几乎看不见姑娘们漂亮的长短辫。这一变化大约发生在“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列两个时期嫁妆的变化不能说明[]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D.嫁“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明清两代,各1981年1月1日实施的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四个字迅速成为那个年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表明[]A.男女真正实现了平等B.我国的民主“送嫁妆”是我同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A.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B.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C.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D.在报刊上登载开国大观察下列图片。《老建筑与它的百年邻居——上海徐家汇掠影》问题: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到和汲取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不同年代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古巴比伦开始统一两河流域的时间是[]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18世纪C.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6世纪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曾几何时,中国服装纺织业最大的课题是如何在数量上满足亿万人民的衣被需要。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人们穿衣很难再追求款式的新颖。以下生活情况,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相符合的是:①使用磨制石器②有了农业和畜牧业③种植水稻和粟④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⑤挖掘水井[]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A.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B.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D.社会制度的革新我国发行下图票券的原因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A.社会主义优越性B.物资供应比较紧缺C.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的中国D.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见下图),即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物资的古巴比伦开始统一两河流域的时间是[]A.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18世纪C.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6世纪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行省制度确立B、三省六部制创立C、科举制度确立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率军在河南郾城大败金军的南宋抗金将领是[]A.韩世忠B.宗泽C.王彦D.岳飞2009年9月19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下列事物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全国各省市的粮票、油票、布票②浙江某人民公社缝纫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中国人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是在1987年C、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对于下列词语:“沙发、椅子、纯净水、博客、黑客、闪客”的出现,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A、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多样化的生活方式D、是对传统词语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经》【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公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同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妇女服饰民国时期妇女服饰当今妇女服饰材料二清朝满族妇女着长袍,宽袖口,镶有滚边,称为旗装;汉族女子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子。这些“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春节是我国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民间习俗,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下列春联中,反映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的是[]A.抗战胜利一元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预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为参桂补酒播放了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1980年北大的学生开始民主选举学生会主席,1982年有人穿上了牛仔裤,1983年北京农展馆里首次公演模特时装表演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油,电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但这与西方社会完全进入这种生活已经最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依赖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下列哪一种言论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特点[]A.“我要自己找婆家呀”B.“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C.“孩儿无知,婚嫁大事全凭父母大人做主”D.“无媒无凭,就想结婚,甭做梦”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B.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D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课后,想探寻近代以来成都的交通变迁情况,他们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一些相关资料。材料一图1滑竿图2轿子图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2011年春节,一条新年祝福短信一夜之间几乎传遍全国:“兔年到,小月月祝您打牌像锦涛一样胡;烦恼像邦国一样吴,腰包像温家一样饱;心情像习近一样平;能力,像李克一样强;身阅读下列材料: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一:对在中外几千年历史中,头发就如一根细细的、极其敏感的晴雨表,纵穿于其中,折射着历史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A.中山装B.列宁装C.军装D.西装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试题200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20世纪20年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在中外几千年历史中,头发就如一根细细的、极其敏感的晴雨表,纵穿于其中,折射着历史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西方的生产力进入了“自驱动发展”的起飞阶段,为了显示国家的实力,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D.采用了简单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不同年代的择偶标准差异(单位:%):样本资料来自1996年在上海、哈尔滨对65岁以下的已婚女性及其配偶为调查对象(共3200名)的入户访问。——徐安琪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A.簷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①该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①②③B.②③④C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改良旗袍②中山装③西式洋楼④京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观察以下图片并回答问题。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军装是青年人最崇拜的服装20世纪80年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指破烂的旧衣服)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褴褛而自惭形秽。——摘自《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后来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2010年4月20日中央电视台“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募捐晚会上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如下图)共募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这反映出的社会风尚是下表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部分),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A.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B.居民收入增长缓慢C.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发展迅速D.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晨)书房榻上的秦孝廉坐了起来,穿上贴身舒适的棉布内衣,外面罩上青色的湖丝长衫,然后将挂在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关于上图中信息表述错误的是[]A.核心家庭越来越多B.主干家庭日益减少C.联合家庭基本消失D.人们家庭观念淡化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勤劳B.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C.西方文化科技的影响D.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最可能出现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清水秀的小镇为背景,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着流行的迪斯科。当时喇叭裤、迪婚姻观念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记·典礼》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戎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不能反映[]A.这一民俗保留了传统特色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C.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D.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试题300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