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试题列表
新经济政策的试题100
有人称苏俄新政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家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D《全球通史》在叙述苏俄新经济政策时写道:对于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经列宁曾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D.征收粮食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部分的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不但没有受到工人和农民的反对,反而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这表明[]A.俄国不存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B.新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A.摧毁B.租赁C.没收D.赎买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中人民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战役是[]A.上甘岭战役B.平壤战役C.鸭绿江战役D.汉城战役阅读材料材料一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材料二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苏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据此回答:新经济政策的最大成就是[]A.使苏俄度过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成立了苏联C.挫败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二·是推行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摘自《苏联史》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在较《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A.建立战时经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都符苏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封锁B.苏俄国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时,有900多个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之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D.完成了农业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列宁对党的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l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B.《王位继“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是列宁写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中对于某一政策的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B.《王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发展社会生产力B、允许私有制发展C、采用先进科技D、活跃市场经济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采用先进科技B.允许私有制发展C.发展社会生产力D.活跃市场经济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香港《明报》1999年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的退却”,暂时的退却是指[]A.利用商品和市场,部分恢复资本主义B.恢复资本主义制度C.取消余粮征集制D.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C.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的经济作用是[]A.加强工业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2010年5月24号,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1933年,美国共产党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当时,全国失业工人甚至到苏联驻美使馆前排队领取签证。当时的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据记载,当苏俄要实行某经济政策的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所说的“道路已经指明”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③苏联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两国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对抗。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旧的世界格局终结。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美苏之间的对抗被称为什么?它开始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刺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罗斯福新政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D、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①面向未来②工业化之路③纺织工业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下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①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②允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B.小农占优势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受益于[]A.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废除实物配给制B.允许商品买卖C.实行固定粮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不久,农民提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政府实行了[]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消费品配给制1928年,苏联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食和农具被没收,并被判处徒刑。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精神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A.结束战时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其经济作用是[]A.加强工业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干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可自由支配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市场和计划经济中的地位B.对工农联盟的态度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分配原则的认识“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农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末,苏俄(苏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i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①面向未来②工业化之路③纺织工业(1)图一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含信息之间的联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前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A、B=FB、A=EC、D=HD、B=H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比较,不利的相似之处是[]A.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B.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比较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修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A.实行按劳分配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允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20世纪20年代苏俄采取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措施是[]A.
新经济政策的试题200
有两位同学在探讨l923年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展开了争论,同学甲说:“这一政策改变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为政府规定了以租让的方式把森林、矿山等交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同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分别进行了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在较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表述全正确的是[]A.颁布时间B.实施背景C.措施D.评价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下列关于各国处理“三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俄国1861年改革使农民无偿获得大片土地B.日本明治维新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C.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利于改善和巩固工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l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A.新经济政策B.Nepman“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那么这一名词的出现由于[]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B.新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受益于[]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B.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C.农民交纳粮食税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理由是[]A.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B.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它是否符合列宁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图一面向未来图二工业化之路图三纺织工业请回答:(1)图一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含信息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参加国死伤人数经济损失4年多30多个国家3000多万人3400多亿美元[]A“……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罗斯福新政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所说的“道路已经指明”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D.农民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8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影响下图俄国(苏联)粮食产量曲线变化的因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新经济政策实施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列宁指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根“拐杖”所起的作用是[]A.赢得了一战胜利B.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D.征收粮食税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A.与美国展开经济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1)战国以来,为突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各朝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到明朝中后期以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是指[]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与政府颁布的哪项政策有关[]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政策D列宁于1921年指出:“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这1921年到1925年苏俄(联)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工业化的开展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属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雅尔塔会议的基本精神是[]A、彻底击败德国B、彻底击败法西斯轴心国C、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D、建立联合国《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月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的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①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就②斯大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8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下表反映了苏俄(联)农业发展情况,对表内信息解释不准确的表述是[]A.连年战争给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B.新经济政策使农民与市场发生了联系C.新经济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D.新经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B.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苏俄C.20世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比较,相似之处是[]A.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B.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俄政权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经济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B.俄国社“……乃是人类第一次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罗斯福新政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②“斯大林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数据是反映历史的重要手段,以下表格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上表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斯大林体制具有优越性的一面B.农业集体化运动极大地推动着苏联农业的发展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列宁说:“我们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度……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俄共(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C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新”在[]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二有关罗斯福新政列宁曾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图的相关历史信息,键入的有效“关键词”应该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苏联农业集体业D.苏联国民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最后却解体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C.发展商品经济,尊重经济规律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21年时,美国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对他说:“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此时所处的历史时期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苏俄的社会性质决定的B.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C.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的结果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对确立这一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件是[]A、《四国条约》B、《九国公约》C、《限制海军1924年,苏联的《消息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外交人民委员的办公室外,西方外交官们为第一个入内而挤成一团,手里都举着一份承认苏联的文件。在不远的街角处,身着星条旗衬衫“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B=FB.A=EC.D=HD.B=H苏联解体十余年后,在俄罗斯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A.没收地主土地B.实施新经济政策C.签订《布列斯特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采用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A.战时共产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赐(子贡,经商致富)不受命而货殖焉”。子曰“富而标志着秦朝被农民战争推翻的事件是[]A.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B.刘邦率军攻占咸阳C.秦二世被杀D.陈胜、吴广在陈建立政权哈默作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阅读材料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时间1952年1956年1978年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1252亿元3642亿元89404亿元材料二我国工业生产值增长情况时间1952年1956年1978年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企业是[]A.开平矿务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官局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企业是[]A.开平矿务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官局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
新经济政策的试题300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俄共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政策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是[]A.实行市场经济,允许自由贸易B.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C.实行按劳分配,取消义务劳动制D.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原始人化石的主要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主要依赖采集果实和挖掘根块为生,同时狩猎活动对其也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还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下列表格说明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美苏两个大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普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它地区几乎要拖延一整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A.为实施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A.破坏了工人和农民的联盟B.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C.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D.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高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农业问题,并发现了一些规律。探究一古代中国“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列宁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了纠正“错误”,苏维埃俄国采取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修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1921年2月28日,苏俄喀琅施塔得发生的水兵叛乱[]A.反对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工资制B.提出“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口号C.强烈要求抵抗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D.说明苏维埃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苏维埃国家掌握经济命脉B.由无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D.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与老农的对话: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A.全部上缴国家B.只能由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农业集体化政策“我们承认自己是对农民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是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俄政府[]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列宁在1921年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后来在下列哪一政策中付诸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实行[]A.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统制经济”政策1921-1925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苏联实现了工业化B.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有利于苏联社会政治形势的稳定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阅读下列材料: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的阿曼德·哈默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列宁于1921年指出:“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这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苏联研究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期是指[]A.十月革命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工业化小红同学自编一个《梦回秦朝》的课本剧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公元前211年的某一天,咸阳城内的一家小酒店的门上挂着一个正楷的“酒”字,酒店内有一个客人拿着刀形币向店主买酒。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①要实施战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施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A.战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丰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旧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一个英国资本家申请在莫斯科郊外兴建一个新型企业,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批准,此事可能发生在[]A.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B.三年国内战争期间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D.“一五”计划期间阅读下列材料: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时(注:抗日战争)共产党暂时放弃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而改为减租减息。地主获许保留土地,可以收取经过削减的地租,同时也有权参加地方选举。与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在较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近(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核心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新经济政策④斯大林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A.新经济政策B.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20世纪以来各国在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时,有许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纷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月1921年有人这样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各国普遍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读《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材料二: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17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引起高三学生的热议。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查找到下列材料和问题,请你共同参与。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按生产方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封建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见下表。(1)结合封建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分析商鞅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2010年6月9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此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A.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B.恢复市场经济,发展商品生产C.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D.开展有计划的社会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B.实行工业国有化C.允许资“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只有当农民能够用他的剩余产品兑换城市制造的衣服和用具等物品时,他们才肯生产超出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农“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B=FB.A=EC.D=HD.B=H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一现象说明新经济政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A.全部上缴国家B.须由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下表反映了苏俄(联)农业发展情况,对表内信息解释不准确的表述是[]A.连年战争给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B.新经济政策使农民与市场发生了联系C.新经济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D.新经
新经济政策的试题400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列宁曾这样说道,“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①要实施战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某个政策实施后,许多敌对分子说“苏俄已经向右转,转向资本主义了”;党内有些同志则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已经“离开社会主义原则”。他们所说1921年列宁认为:“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当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下图为1922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C.国内外战争的结束D.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材料二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在1978年7月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国务院财贸小组的姚依林在发言中引用了列宁讲的“在狼群中要学会狼叫”。这反映出当时姚依林主张[]A.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俄共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政策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是A.实行市场经济,允许自由贸易B.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C.实行按劳分配,取消义务劳动制D.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俄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试验做出判断。”列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由于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所致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武昌区2008-2009学年高三元月调考试题)“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下列有关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1922年开始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C.解除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国有化D.其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公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征收固定粮食税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上述主张20070402()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说:“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开始走工业化道路C.实行新经济1922年有一位苏俄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A.不加干涉B.联合C.限制D.消灭“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解政府与农民之间矛盾的主要措施是实行()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没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A.1918—1920年B.1921—1924年C.1925—1936年D.1985—1991年以下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有()①十月革命的胜利②华约组织成立③南斯拉夫被开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④苏联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⑤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高A.①②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B.小农占优势的国“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更加凶恶,更加野蛮。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宴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了,但是他们采用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法。”(列1921年春天,农民发生暴动,士兵举行兵变。为挽救政治危机,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业集体化列宁生前曾经回忆某个时期说:“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列宁心目中的“那时”是指A.筹划武装起义时期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实行第一个五年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对我国的启示是()A.用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B.大力发展生产力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下列一组苏〈俄〉联时期的宣传画,按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A.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A.真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真的,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假的,正实下列人物中,最先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手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物是()A.邓小平B.铁托C.列宁D.杜布切克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份并存的是()A.农业领域B.工业领域C.流通领域D.分配领域下列几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苏俄农业集体化运动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是()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制定出新宪法C.采取新经济政策D.完成“一五”计划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国情和经济规律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农业集体化C.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下列决定最具有策略性的是()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C.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D.没收地主土地,无苏俄1922年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有限度地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出租土地的农户多是生产资料(主要是耕畜和农具)不足,承租土地的多是富裕农民。到1927年,出卖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关于这一说法,正确的是()①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后退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③俄国要最终建立社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A.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B.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C.深刻认识到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巩固的基石D.为落后的俄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有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有省和县的工农代表苏维埃……都应立即组织收割队和征粮队……任务是……在各地及时帮助收割庄稼,并把一切余粮送交国家仓库。收割队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俄国代表小资产阶级政党利益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把实行新经济政策说成是“布尔什维克正在转向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完蛋了,他们的革命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革命范围”。试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括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A.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C.恢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国家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D.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列宁认为A.新经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下列各项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联共(布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对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主要作用的措施是A.废除食物配给,实行商品俄国十月革命后,参与武装干涉俄国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有①英②法③美④日⑤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余粮收集制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A.增加税额B.处以罚款C.限量交易D.放任自由斯大林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对市场及商品关系的利用C.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D.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本质不同?1920年,苏联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根据政策,当地政府的态度应是A.表彰鼓励B.没收上缴C.限定场所D.听之任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A.用剥削农民的办法来积累资金B.优先发展轻工业以改善人民生活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D.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力量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去探讨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人们会发现其最终失败的共同因素主要是()A.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决策者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新政的相似之处是:(1)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2)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3)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4)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A(十月革命前,俄国相对落后的表现不包括:A保存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B小农经济占优势C依赖外国资本D社会矛盾复杂一位史学家说:“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改造人类社会,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和祸害。”下列哪项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立于1871年3月28日B.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C.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D.其失败并非偶然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该政策最有可能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l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消除了阶级矛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C.制约了农业发展D.适应了当时的国情20世纪20年代,列宁指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破裂。”上述材料中的描述比较符合有人认为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主义转向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这两种看法都是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用对立统导致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党在农村基本任务的变化B.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积极性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D.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2009江苏淮安摸底,17)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的实行()A.推动了十月革(2009江苏宿迁一模,16)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克服日益恶化的粮荒,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粮食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强制收集余粮的非常措施。1919年1月11日,颁布了名为“关于在各产粮省份收集余阅读下列材料(18分)“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A.实行计划经济B.变革社会制度C.改变上层建筑D.调整生产关系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是A.平息了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发动的暴动B.改善了人民的极端困苦的生活C.恢复了国民经济D.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四月提纲》中,列宁之所以提出了和平夺权的方式,原因是()A.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了彼得格勒等大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B.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人民普遍不满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①②苏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比,类似之处是:()A.实行贸易垄断B.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C.取消自由贸易政策D.实行国家资本主对苏联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措施中最能反映政权性质的是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B.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C.没收地主、皇室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D.签订对德国和约,苏联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这就意味着A.建立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开始B.新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当时苏联生产力的发展C.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D.新经济政策事实上受到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A.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B.在历史上以消极影响为主C.使苏联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D.前期存在弊端,后期得到“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的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干旱,它促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荒。”为此,苏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D.新经济政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D.实行单一的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是一种恐怖政策B.是一种应急措施C.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列宁指出,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关系到A.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B.巩固工农联盟C.避免农民倒向资产阶级方面D.小农的经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