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定义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知识扩展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①工人阶级处于领导地位
②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威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改造方针,吧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人剥削人的制度基本被消灭,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知识点拨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就可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的转变必然有其独自的特点。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第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三,在文化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占据指导地位,并且成为广大人民进行改造旧中国的自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日益深入人心,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是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的激烈斗争中诞生的。在政治、经济上,中国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和封锁,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任何援助,就连普通的贸易交往都很困难。中国人民只能从自己受侵略、受歧视的记忆中和受敌视、受威胁的感受中认识帝国主义。而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现实生活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民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

第二,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使资本家对改变所有制不感到突然,减少了社会震荡,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除了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之外,还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进行改造的任务。对资产阶级分子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逐步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伟大意义:

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伟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1956年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占7.3%,三者合计,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被基本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我国劳动人民摆脱了被剥削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从1953~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全国从城市到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主义经济力量空前壮大,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大大巩固和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这一切为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考试要求
暂无
◎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