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的试题列表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的试题100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竹某,其母亲含辛茹苦供他上大学,后到国外留学,取得学位后丢下父母移居国外,十多年来对父母不管不问,音信全无。他的所作所为,被网友戏称“躲妈妈”。下列对“躲妈妈”事件认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2009年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回答(1)—(4)题。小题1: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列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草案),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正式出台,这部关系到每个百姓餐桌安全的法律从起草(江苏卷)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由于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联第()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A.三B.二C.四D.五专题四主要是介绍A.中国特色理论的探索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C.走进现代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在专题四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探索A.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B.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C.列宁、斯大林、毛泽东D.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列宁A.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B.承认了一定范围的商品生产C.承认商品的存在,但否认货币的存在D.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列宁后来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这表明他A.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都是很重要的B.对商品货币、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C.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A.是否存在商品生产B.是否存在价值规律C.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发生作用D.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订经济计划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D.正是由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物质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存在于哪两种情形中A.商品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B.商品流通领域和分配领域C.商品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D.分配领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苏联理论界有人认为,由于历史赋予了苏维埃国家特殊的作用,它的领导人能够依靠政权的力量废除现存的政治经济学规律,制定、创造新的规律。针对上述观点,斯大林指出,这是完材料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英、法、美、日等国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满苏维埃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又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在于()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B.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D.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无为而治”是我国古老的政治智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无为而治”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该市采取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克服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把富农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废除实物分配制,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A.列宁的英明决策B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二战的胜利奠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1921年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战时行为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论十大关系》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①“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②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③实行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A.国家B.管理者C.企业D.生产者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是A.只限于个人消费品B.公共消费品C.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品D.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26分)材料一注: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逐步蔓延全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材料二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苏俄废纸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3月至1928年实施()A.国家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市场化政策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1936年,苏联宣布()A.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B.伟大的卫国战争全线展开C.建成社会主义国家D.“二五”计划完成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A.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C.社会主义市场经在斯大林看来,由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不能没有()A.价值规律B.国家计划C.剩余价值D.对外贸易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认识上,毛泽东赞成斯大林的分析,并且强调()A.社会分工的存在B.所有制的不同C.生产力条件D.主观因素苏俄曾经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照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这一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政策C.共产主义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生活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他科学地揭示了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1921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是()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自由贸易C.取消国有化和实物分配制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将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的资本家经营。这些企业的性质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混合所有制C.私有制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列宁这段华强调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政治目标在于()A.巩固工农联盟B.征集更多余粮C.增强国防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A.商品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经济危机规律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②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你如果是在《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论述了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他主张()A.以洋为鉴,一切照搬B.分析借鉴,洋为中用C.一概排斥,以我为用D.全面接受,照抄搬用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针对20世纪初苏联暴露出的问题,为了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一改“以俄为师”,提出要()A.以阶级斗争为纲B.以苏为鉴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德治国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A.经毛泽东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旧司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句话表明()A.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范围的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认识的发展表现在毛泽东认为()A.全部生产资料是商品B.有些生产资料是商品C.全部生活资料是商品D.有些生活资料是商品斯大林关于国家计划产生高级盈利的观点,旨在论证()A.国家经济计划的可变性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经济效益的重要性D.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其理由是()A.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回事B.价值规律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C.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与资本循环不同,资本周转理论着重阐明的问题是()①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②制约五十年代,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的讨论,斯大林认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以下看法属于斯大林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的有①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③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是A.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关系B.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即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于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毛泽东的主张是①在坚持中央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②坚持中央与地方的平等分权③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④必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①它便于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我国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②它严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界定为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并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这表明,在这一阶段,我们党A.已经确立(11分)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1)请使用简洁语言填写下表空格。(5分)三种(选做题12分)材料一1921年的苏联,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材料二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苏联国民经济逐(选做题12分)我国从建国初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到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请根据所学《经济学常识》,写出我国探索社会1921年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度的标志是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自由贸易C.取消国有化和实物分配制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他们(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你如果是纵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一步就是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203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A.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B.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14分)材料一:毛泽东认为,价值法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救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亿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国家调节商业。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材料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材料一与材料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与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下列观点不属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要求的是A.在生产计划方面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他们分别是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之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B.重工业在讨论“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时,某同学认为,在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但通过制定和执行必要的政策法规维护了自由竞争。另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而把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有企业根据自由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请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有何意义?(10分)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的试题200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的试题300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的试题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