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为恶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振之?而私以尓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汝之民为恶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振之?而私以尓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主要考查了你对  【孔子和早期儒学】【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的提出】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