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罚敬信,民虽寡,强。……夫贵文学以疑法,尊行修以贰功,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
材料二:“三代以上之法(最初的法律)……未尝为一己而立也,是为天下人而立。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惟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辛亥革命》
材料四:“那些使外在立法成为可能的强制性法律,通常称为外在的法律。那些外在的法律即使没有外在的立法,其强制性可以为先验理性所认识的话,都称之为自然法。”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的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
“最高权力本来就存在于人民之中,因此每个公民(仅仅作为臣民)的一切权利,特别是作为国家官吏的一切权力,都必须从这个最高权力中派生出来。当人民的主权得以实现之时,也就是共和国成立之日。”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个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个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野心必须用野心对抗。”
“法治就是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西方法制史》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韩非子的法治主张并作简要评价。(10分)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法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法治主张的历史背景。(8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法治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四的法治思想有何特点?(10分)
◎ 答案
查看答案
◎ 解析
查看解析
◎ 知识点
    根据n多题专家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罚敬信,…”主要考查了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档案”,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