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级人教版重庆市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禁(gù) 责(jí) 绉绉(zhōu) (yì)
    B.冽(lǐn) 黑(yǒu) 绺绺(lǔ) 首(hàn)
    C.形(jī) (pō) (chěng) 首(qǐ)
    D.留(zhì) (xǐ) (niù) 泡(jìn)
  •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成群结对 忧郁消沉
    B.无可质疑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诚惶诚恐
    C.长吁短叹 油然而生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面对相同的国际问题,英美两国领导人许下海誓山盟,决心相互帮助。
    B.明秀的学习成绩和体育素质都很不错,与同桌刘天相比显得鹤立鸡群
    C.大厅中,参与这次环境大会的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大会的开始。
    D.解放军战士不畏辛苦,拖泥带水进入旱灾灾区,解决老百姓缺水的困境。
  •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说》一文主要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对愚妄无知,摧残人才的统治者的愤懑,希望统治者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是《复活》《罪与罚》《战争与和平》。
    C.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作家中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山,他的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我们所学的《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D.《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散文诗,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
◎ 2011级人教版重庆市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____,婉约_____________,磅礴_____________,柔美__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四个句子表达有问题,请修改(写出改法即可)。
      重庆最繁华的地方当然是解放碑,①这里聚集了大量装潢豪华、商品丰富。②大约1950年前后选址并修建的“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以前是重庆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已被四周的高楼比下去了,以它为中心辐射出的四条商业街使之成为山城的中心商业区,时代广场、重庆百货、新世纪、东方女人广场……一座座现代化的商业大厦鳞次栉比。③高楼大厦中晶莹剔透的灯饰、琳琅满目的商品,大街上滔滔不绝的车辆,尽显都市繁华,以至于初来此处的人们以为自己恍惚间来到了香港的中环一带,④这条商业街不愧被称为“中国西部第一街”的赞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里放着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的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实践活动。
      春天,一个美好的季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一个惹人情思的季节,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振奋,也有“花谢花飞花满天”的感伤。又是一年春日,又是一年花红,让我们在“寻觅春天的脚步”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感受春的种种情绪,春的种种内涵。
    (1)画里春天
      春天的生机,春花的开谢,万物的萌发,总是引人诗意勃发,看看下面几幅美好的图画,请抓住主要特征用分别用一句你所知道的古诗词来为它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笔下春天
      在中国古代,清明不光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踏青的日子。同学们在放假期间纷纷为清明的春景作文作诗,现在要编订成一本文集,请你为这本文集命名,并说明命名理由。
      命名: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中春天 
      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绿柳萌芽”,你有什么感受呢?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示例:青山换绿,让我明了生命的坚持与自然的恩泽;_____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011级人教版重庆市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古诗文默写。
    ①孔子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教育弟子君子在面对危难时依然不屈,而诗人刘桢在《赠从弟》中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似的劝勉。
    ②面对离别,你可以选择像高适在《别董大》时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样豁达,也可以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乐观;也可能若苏轼《水调歌头》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般充满美好期望。
    ③一些地名常常会因为与我们心境或经历有关而引发我们相似的联想,比如庞统在“落凤坡”的悲伤源于自己的道号叫“凤雏”,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渡海中也因地名而感慨横生、一语双关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⑤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文段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段乙的体裁是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一百里    先生不知何人也
    B.置酒而招之  遇其叱咄
    C.益慕圣贤之  策之不以其
    D.家贫不能常  余因遍观群书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甲和乙都写到了家庭贫穷,分别有何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段甲中作者通过五柳先生的好读书、性嗜酒和常著文章自娱等塑造了一位怀才不遇、心怀怨恨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敢于反抗现实的精神。
    B.文段乙中作者学有所获,主要是靠自己。因为“先达”的态度十分坏,常常呵斥他,却没有教他什么。
    C.两篇文章都写到主人公爱读书。但两者的读书方法是截然相反的,前者“不求甚解”,只求意会;而后者却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手自笔录”。
    D.乙文中,宋濂从难于得书、从师艰难、奔波辛劳等几个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像自己一样努力学习,学有所成。
  • 窃 据
    张晓风
      ①下课钟响了,那时是六月,时间是正午,那堂课是我学年中的最后一堂课。对,所有的唐诗宋词到此终于掩卷,屈灵均或陶渊明都请暂时引退。六月已至,薰风南来,知识且去匿身,我自有我自己的去处。
      ②我跳上车,从城北直驱城南,下了车,径自进入植物园,直逼荷花池。待我屏息注目,果见千柄高荷,清艳绝伦。虽然一切皆在预料中,我仍然不觉为之动容。
      ③站在池边,仿佛刚下飞机归国述职的大使,一时有很多话想跟荷花报告,有委屈,也有得意。想告诉他这一年的业绩,想告诉他美的讯息已经向学生传达。想让他知道,其实,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人知道我是奉派自荷花的使者。想说,我有点累,让我再嗅一口荷香,我就能复活,就能有本事去对抗尘世中坏人所加之于我的种种的奇招怪式,并且能保住我自己婴儿般的一味灵明。
      呀!小小的水鸟在翠叶间施展轻功
      美丽的红蜻蜓也来认祖归宗
      他们是荷花的堂兄弟
      互相追叙着属于红系的高贵血统
      ④仿佛听到歌声,但却不见有人唱歌。
      ⑤荷香常令我迷惑,它是如此厚实且具质感。梅香属于月光,兰香属于绝壁,菊香和田陇不分,桂花则宜于在一家人四合院初醒的韵律里含芳吐馥……但荷香是云梦大泽中升起的幻象,是神秘沼泽中冒出的魔法泡影,它的香气亦灵亦肉,令人怅怅惘惘,目夺神授,而不知所从。
      ⑥在一本名叫《指月录》的禅书里,记载着一条奇怪的戒命,原来,在严格律己的僧人而言,当经过别人的荷花池的时候,是不可以偷嗅荷香的。看来,他应该行闭气大法来行过花香阵,以免吸入了属别人的馥郁。
      ⑦啊!这一点倒提醒了我,原来荷香是值得盗取的资产,我今身在台北市植物园,所嗅的芳烈算来应属“公物”。但这番闻嗅却是天真无罪的“侵吞公物”,是高妙美丽的巧取豪夺,是不着痕迹的彻底霸占,是光明正大的蚕食鲸吞。啊!我为此而沾沾自喜。
      ⑧对,我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如果不窃据那些本来不属于我的东西,又怎能活得下去?所以,容我是偷闻荷香的现行犯,容我是偷听鸟语的惯窃,且容我是偷偷披着阳光金斗篷的一名风华老去的少年犯。
      附记:是因为冷气团来袭吗?在拥着羊毛毯枯坐的冬夜,我会痴痴的想起某个六月正午的一汪池水,以及池中绝美的荷花布阵。还有那诡异的荷香,令我反刍又反刍,咀嚼不尽。原来,曾经被荷香充塞过的胸臆,也是某种永恒。 (选自《秋千上的女子》)
    1.请为本次“偷窃事件”做准确的笔录:
       “偷窃”时间_____________ “偷窃”地点_____________ “偷窃”物品_____________
    2.“我”与荷花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述《指月录》里的僧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极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容我是偷闻荷香的现行犯,容我是偷听鸟语的惯窃,且容我是偷偷披着阳光金斗篷的一名风华老去的少年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对“梅”“兰”“菊”“桂”“荷”的香味做了独具个性的注解,请结合平时观察积累,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从自然界中任选一事物写出你对它的独特感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章和“相关链接”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万物。
      相关链接一: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目前,干旱范围已波及云、贵、川、藏、青、渝、甘、陕、鄂、湘、桂、冀、晋、古、琼等15省区。云贵川藏青等5省区局部地区正遭受重度干旱。其中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109.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23日中新社)。导致这个现状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西部发展过度擢取大自然资源。 (资料来源:光明网)
      相关链接二: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已陆续收到75个缔约方关于在2020年前削减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承诺,在能源使用方面,这些国家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0%以上。(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弯下腰
    周海亮
      ①地下通道的出口,男人席地而坐。胡琴端立腿上,持弓的手轻抖,曲子就飘起来了。虽不十分悦耳,可是轻快欢愉,全用了《万马奔腾》的节奏。男人胡须浓密,长发披肩,表情认真投入。他的左前方,摆着一个细颈青花瓷瓶。瓷瓶古香古韵,朋友说那瓷瓶价值不菲。可是他明明在街头卖艺,一柄胡琴,抖得微尘飞扬。
      ②他像一位艺术家,人声鼎沸的大街,是他表演的舞台。
      ③和朋友经过时,每人给了他十块钱。男人陶醉于自己的演奏之中,并不理睬我们。十块钱落到瓶口,停住,如同落上去的一只蝴蝶。蝴蝶静立片刻,偏了身子,落在花瓶旁边,我愣了愣,想捡起来,却终于没动。朋友这时从我身边上前去,弯下他的腰,捡起钱,连同手里的十块钱,一起恭恭敬敬地塞进花瓶。然后他冲男人笑笑,拉了我离开——自始至终,男人没有看我们一眼。
      ④朋友的举动,令我羞愧难安。
      ⑤我给了男人十块钱。这十块钱绝不是施舍。因为他在演奏。他在演奏,我听了,感觉不错,付钱,天经地义。当然不付钱也天经地义,事实上从他身边经过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付钱。付不付钱都没有关系,但是,问题是,我付给他十块钱,那么,我应该弯下我的腰。
      ⑥我应该弯下腰,让钞票落进花瓶而不是落到地上。虽然那一刻男人并没有看我,但我知道,他肯定感觉得到我的态度。一张钞票落进花瓶,对他的演奏,对他的行为,对他的生活,对他的选择,是一种承认,更是一种尊重;可是钱落地上,那么很显然,我的行为就变成了趾高气扬的施舍,那十块钱,也就成为嗟来之食。可是对于他和他的行为,我有施舍的资格吗?
      ⑦我们为父母弯腰,为爱人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亲;我们为朋友弯腰,为同事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熟;我们为领导弯腰,为客户弯腰,因为他们管着我们的钱包,决定着我们的仕途;我们甚至为宠物弯腰,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画眉鸟,只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
      ⑧可是街头那些卖艺者,那些衣食无着落者,我们何曾为他们弯过腰?他们或许从事着我们所不屑的职业,可是他们,明明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啊!他们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地位,也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尊严。
      ⑨你可以不给他们一分钱,你可以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过,心安理得或者趾高气扬,带着无限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但是,假如,哪一天,哪一次,哪一条街,哪一个闪念,你想过付给他们钱,十块钱、五块钱,甚至仅仅一枚硬币,那么,请你务必,深弯下你的腰。
      ⑩弯下你的腰,对于对方,是一种尊重;对于你的品质,又何尝不是? (选自《语思》2010春季版)
    1.男人有一个“价值不菲”的“古香古韵的细颈青花瓷瓶”,“可是他明明在街头卖艺”,这两处描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钱落在花瓶旁边时,“我愣了愣,想捡起来,却终于没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品析第③段中划线词的妙处。
      朋友这时从我身边上前去,弯下他的腰,捡起钱,连同手里的十块钱,一起恭恭敬敬地塞进花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十块钱落到瓶口,停住,如同落上去的一只蝴蝶。蝴蝶静立片刻,偏了身子,落在花瓶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意,说说第10段加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弯下你的腰,对于对方,是一种尊重;对于你的品质,又何尝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我应该弯下腰”,读了本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根据生活经历,给那些“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过,心安理得或者趾高气扬,带着无限的优越感和满足感”的路人写几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不得抄袭。
    (1)改变是跨越,改变是完善,改变是成长的记号。
      请以“__________改变__________”(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自拟标题,任选一个角度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特技团来了个新的弟子,教练从走钢丝开始教起,这个弟子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没走几步就掉下来,反复练习还是如此,最后他沮丧地坐在地上不起来,教练走了过来,拍拍弟子的肩膀说:“掉落,是走稳的先决条件。”弟子闻言,又重新爬上去练习。教练在旁叮咛着:“走,不停地走,直到你忘了那条钢丝的存在,忘了掉落这件事,你就算真正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