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成(níng) 间(shùn) 秘(yǐng) 目眩(yūn)
    B.罕(nà) 回(xū) 开(zhàn) 然自得(yí)
    C.想(chī) (zhì) 立(zhù) 大方(kǎi)
    D.责(hē) 怒(yùn) (jì ) 忍俊不(jìn)
                                                                             
  • 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花枝招展   抑扬顿挫   抖擞精神   归雁洛阳
    B.德高望重   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   绿扬阴里
    C.行云流水   秋风萧瑟   辛甚至哉   伫蓄绿色
    D.烘托喧染   舒活筋骨   江天寥阔   山岛辣峙
  • 选出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C.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 安适愉快的样子。 卖弄:摆弄。
    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
  •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样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D.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 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一诗句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济南的冬天》上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仿照下面句子的内容,补写一个句子。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空默写。
    (1)老舍,原名______,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  __》等,话剧《______》等。
    (2)观之,兴正浓,忽有____            ______,_______       _____而来。
    (3)__________________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改正。
      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有杰出的卓越的贡献,得到欧美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达94个,各国 政府还纷纷颁发奖金给他,真可谓“上马金,下马银”。然而法拉第却说:“我不能说我珍惜这些荣誉,并且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1)有一处语意表述重复,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处语意表述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著阅读。
    《伊索寓言》是七年级名著导读栏。目推荐的篇目之一,请写出你知道的来自《伊索寓言》中的两则寓言故事的名称。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然是人类亲密的家园,当我们聆听自然之声,观赏自然之景时,我们的心灵或变得柔软,或引起震撼。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汉语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请你再写出两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
                                                                                             
    (2)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正为: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活中,你一定听过风声、雨声、虫唱、鸟鸣……请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声音加以描写。(50字左右)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评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秋  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第1节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含义? 
                                                                                           
    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说秋天“栖息在农家男”“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请你仿照这种手法写一个句子来表达对秋天的歌颂和喜爱。 
                                                                                          
  •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的美在于我们有机会接受爱的滋润,感受爱的温馨,播散爱的芬芳。于是,我们倾心于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倾心于景色,体验自然的情趣;倾心于色彩,发现艺术的美丽;倾心于生活,让每一个平凡的点滴都因此而充满诗意。     
      请以“倾心一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 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癌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夭夭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 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儿夭,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 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 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选文有改动)
      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生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2.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③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4.选文第③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敏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器。”   
      孔子曰:“闻宥有座器. 满则覆,虚则扳,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攻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敏。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释】①敏:倾斜。②宥座:“宥”通“右”,座位右边。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加粗的字。  
    (1)知之知之(      )     (2)是也(     )
    (3)思而不学则(     )  (4)满则(     )
    2.翻译下面句子。
    (1)诲女知之乎?  
                                                                                          
    (2)孔子问于守庙者日。
                                                                                          
    3.【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与________应该相结合。
    5.问答题。  
    (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