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靖(suí) 歪(zè) (yáo) (qiè)
    B.白洋(jiàn) 退(kuì) 子(yào) (è)
    C.防(tí) (hài) 晓(fú) (lì)
    D.寒(jìn) 灭(jiān) 巍巍(chàn) 击炮(pǎi)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悠闲 制裁 张皇失错 丰功伟绩
    B.能耐 健忘 按兵不动 血雨腥风
    C.阴惨 央告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D.匍匐 竞赛 缭绕不绝 出其不意
  • 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C.(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D.这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 下列关于文体、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和时间六部分。
    B.《芦花荡》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小说的作者是孙犁。
    C.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通过《蜡烛》一文让我们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要求填空。
    (1)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类,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新闻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www.worldding- itallibrary.org)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是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鸟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对媒体采取开放、透明的态度,努力为境内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7月8日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乌鲁木齐“7·5”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 “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1)请你为“7·5”事件写一句鼓励性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新疆各族同胞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合),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固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新闻的电头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中的“二十四小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料”在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 

      ①在地球的某个纬度,战争以一种令人窒息的速度传播着死亡和文明沦丧的讯息。在呛人的硝烟和________的爆炸声中,弥漫着死亡和流血的巴格达,依然彻夜亮着的城市灯火中,让我们忽然间滋生出一种心酸的感动!人类应该永远记住这样的夜晚,记住人心在动荡的岁月中是怎样艰难而执著地渴望着和平。
      ②战争让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一如风中尘埃,一转眼便消失不见。而玉树地震的__________和迈克·杰克逊的命丧黄泉,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我们不由得要问:此生为何?
      ③一些人无声无息地倒下,没有鲜花,没有墓碑,甚至也没有人记得。生命仓促得如一句匆匆的歌词,刚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
      ④而人类的繁衍依然在硝烟和疫病中生生不息;
      ⑤而生之意志依然在绝望中曲折而坚忍地向上攀升;
      ⑥而在和平的风中忙碌着的人们依然平凡而不懈地完成着人生的功课。
      ⑦我们常常慨叹现实的不公,却从不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忍耐和坚持;我们常常空想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件实事;我们不屑于富人的“暴富”,觉得那不过是机遇凑巧,却不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从而发家致富;我们日复一日地埋怨没有赶上好时候,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成功?
      ⑧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们仍将着自己的一无所有,然后在愤愤不平中可悲地老去。是战争让我们醒悟--有了生,一切便有了可能。想想炮火下的伊拉克,想想硝烟里的巴格达,想想那些在火光中充满恐惧和绝望的面孔,然后再想想我们,想想和平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就会发觉,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
      ⑨战争让我们学会珍惜,因为战争,懒惰和变得可耻,而我们也终于明白:活着不需要理由,赚取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1.文中“_________”内所缺的一组成语为(     )
    A.不绝于耳 不约而同 津津乐道 无动于衷
    B.震耳欲聋 不期而至 怨天尤人 不思进取
    C.惊天动地 不以为然 花天酒地 不以为然
    D.发人深省 不期而至 自怨自艾 不闻不问
    2.“战争摧残了生命,战争也让更多的人看清了生命。”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依据上下文,它应放在第______段和第_____段之间。
    3.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说的“其实我们已是如此的富有”具体指_______________。
    5.模仿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补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相同,上下文衔接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若同意,请写几句鉴赏的话;若不同意,试举例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
      【乙】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些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_的代表作,由________(朝代)刘义庆编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欲借而不敢言(     )
    (2)借者无不给(     )
    (3)有好车(     )
    (4)何车为(     )
    (5)丈人不恭(     )
    (6)因恭(     )
    3.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东来,故应有些物,可以一领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身无长物”出自乙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5.甲文的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你了解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学,就会通过前人的笔触更多地了解战争年代民生的疾苦。如果你没有淡忘日军侵华的罪恶行径,中国人民饱受的战争摧残,如果你还记得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如果你还不至于对现代社会纷繁频仍的战争麻木,那么请你一起来维护和平!
      请以“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