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liáo(   )亮    zhù(   )蓄         (   )清
    (   )   磅bó(    )    酝niàng(   )       (   )息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烘托  黛色  匍匐  春花秋实                 
    B. 灵秀  响晴  终极  纤纤细草     
    C. 卖弄  昏鸦  梦寐  轻飞曼舞                 
    D. 肌肤  归伯  繁花  精神抖擞
  • 下列各组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玄奥:玄秘深奥。     
    B. 清洌:水清。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 寥阔:高远空旷。舒适:舒展、灵活。     
    D.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竦峙:高高地挺立。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绦,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
    (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
  • 默写填空。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两湖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_______________。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感受自然”的主题讨论会,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四季更替,周而复始, 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请你将自已最喜欢的季节写出来并描述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万物总能给人以无穷的启示,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自然的感悟。
    水滴石穿,那是在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你写一条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评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7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     
      ⑤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在雨里静默着。
    1、在第②段中分别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填在题后横线上。     
    (1)这温顺柔和的草, 讨人喜欢。___________     
    (2)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___________     
    (3)初生的春草带着娇柔的姿态。___________     
    (4)那美丽的色泽,纯净而又新鲜。___________
    2、如果分别给第②③⑤段各加上一个标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描绘了一幅争奇斗艳的画面,首句写花儿竟放,第二句写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第四句写花间之闹,第五句写遍地野花的品种、神态。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作者连用三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雨的特征。具体地说,“像牛毛”突出了春雨春雨__________的特征,“像花针”突出春雨_________的特征,“像细丝”突出了________的特征。
    5、“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的“织”字, 能否换成“下”“落”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薄烟”比喻_______;“笼”字准确地写出了_________; “全”写出了_____________。
    7、“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物     
    D、拟人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秋  境
    张春燕
      哦, 那秋! 秋天的花事自然不如春天那样争奇斗妍,但在百花式微中有三五科如秋海棠、木芙蓉和一串红之类花木的点缀,这个季节依然是一片灿烂。当然更好看的秋景还在后头——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 当辽阔的大地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树叶开始黄了,落了 。
      哦,那些黄黄的叶簇,哦,那些疏疏的枝桠;看落叶渲染了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一阵凉风吹落树上三五片枯叶,叶片在地上打着旋儿,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丝色的阵雨了,再接着, 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了,那是落叶在向我们做着最后的谢礼呢!而在地毯之上,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天和淡淡的云。
      哦, 那些“白藐烟尽处,红蓼水边头”的枯荷!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残,它曾经有过的灿烂和美丽在这个宁静的秋日里已归于沉寂。伴着同样清冷的园林和寂寞的人群,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都说绚丽之后又会复归平淡, 它不例外吧!  
      而,在每一个“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日子,人们仍需“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枯荷,是一种玉振之声, 是天籁, 如歌如禅,入诗入画。难怪一个诗人要说,人生不能缺乏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便是令人陶醉的雨夜了。而令人陶醉的雨夜,又怎能缺乏枯荷的支撑呢?
      枯荷自身,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在大好的晴天,它似乎也在倾听,听天的深处飘来清亮的雁鸣, 听地的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蝉歌。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它依然亭亭玉立——生命的秋境是另一番灿烂和美丽,轮回的世界也是。
      “信是明年春再来”,待到来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 枯荷也将转世为田田的荷叶——那一池新绿呀:有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的,有黄伞婢在空中摇摆着的,有半开半卷,生气勃勃地横斜着的,有刚露出水面,还紧紧地卷着,呈现雅态的,有兜着水珠任其在上面滚动的, 也有长的很高,但尚未展开叶面,散散漫漫耸起的……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零落。
      经过了草木际天的长夏和蝉声高远的初秋,静静的池塘里枯荷默然无语,它伫立,它守望,也许是为了它也曾错失过的一道目光?
    1、本文遣词生动形象,请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盛开,也不为谁而零落”,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请问,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是什么?它的作者谁?它与本文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用“/”给上文(前三句)划分节奏。(在原文上划分)
    2、这首元曲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元曲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读了之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它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浏览的意思, 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写作。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经历了十几回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
    请你以“四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具体描述一下自已最喜欢的季节的独特景色。     
    要求:①语句通顺,文字优美;    
       ②注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