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届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综合练习三的第一部分试题
  • 加黑字的读音与所给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哄(hōng)     起     骗      堂大笑
    B.曲(qū)         线     弯      双拱桥
    C.着(zhuó)       凉     落       不边际
    D.横(héng)     蛮     笛      眉怒对
  •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万头攒动 高官厚禄 辩伪去妄                 
    B.随机应变 节衣缩食 声色俱励
    C.宽厚仁慈 超拨烦嚣 精神矍烁                 
    D.心旷神怡 敷衍塞责 傲然不群
  • 加黑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姹紫红 (美丽)        叙(姑且,随便)
    B.烛夜谈 (掌握)        紫(深红色)
    C.富贵不能 (迷惑)    不(停)
    D.可怜之 (极点)       去(擦)
  • 加黑词语在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
    A.只有虚心承认错误,下决心改正错误,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B.树的动,显出小屋的;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低矮。
    C.现在与过去相比,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每一个人都很清楚。
    D.精神上的空虚是一种不良状态,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使生活充实起来。
  •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次演讲活动,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B.你难道能否认我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C.“减负”以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尽管他有多大的错误,我们却应该帮助他改正。
  • 加黑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吾(sì)为之十二年       嗣:继承
    B.(zēng)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C.是以先帝简拔以(yí)陛下      遗:给予
    D.肉食者谋之,又何(jiàn)焉      间:参与
◎ 2002届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综合练习三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盈我竭,故克之。
    B.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季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下列文句与作品及其作家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柳宗元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 给加黑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濯(      )足     和睦(      ) 稚拙(      )     丞(      )相
    (2)奢侈(      )     卑劣(      ) 镌(      )刻     踱(      )进
    (3)        (hūn)菜     嗫_____(rú)       阔_____(chuò)     _____(jué)铄
    (4)        (gān)尬      _____(tú)毒       停_____(zhì)        迁_____(xǐ)
  • 默写。
    (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
    (2)________,今夕是何年。
    (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
    (4)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
    (6)________ ,不知其时。
  • 选择对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
    ①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
    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
    ③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④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⑤以便相互了解,协调共同的生活,组织社会的生产
    A.②⑤④③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⑤①④
  • 依照下面这两句话的句式,在(1)处补写一句;在(2)处加一句话作为总结。
           假如我是一株春草,就奉献一点新绿;(1)                          ;假如我是一条江河,就滋润一片土地; (2)                          
◎ 2002届北京海淀区初三语文综合练习三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由“云”(或“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字数50一80。
    仰望天空,                                                                                                                           
  • 阅读文言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句中加黑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非不深也  鱼思故渊              
    B.革非不坚利也  上使外将
    C.环而攻而不胜  辍耕垄上       
    D.君子有不战  逐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
              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
              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
              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文章围绕它进行论述,意在借论战争来阐明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人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还交代了______         和___            
    2.从原文看,曹刿不听从乡人的劝阻,坚持要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3.根据文意,用你自己的话概括鲁庄公目光短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曹刿肯定了鲁庄公的第三次回答,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观点?
                                                                                                                                                           
  • 阅读记叙文,完成1一5题。
    “我不知道”
           ①我是一名教师。在学生和同行面前,我都“很爱面子”。谁料,在上教学公开课《木兰诗》时,当着很多听课老师的面,一位平时就很爱思考的学生向我提了一个很“刁”的问题: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是,一般来说,古代女子是要裹脚的,所谓“三寸金莲”正是指此。倘若真是这样,小脚的木兰还能代父从军吗?
           ②我(    ),备课时还真疏忽了这个问题,原先潜伏着的一种淡淡的自信立刻弥散在局促而又抱怨的表情之中。“面子,请给我一点面子好吗!”我心里叫道。
           ③我不知道别人在课堂上碰到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时会怎么样,是“语焉不详”地搪塞呢,还是“理直气壮”地训斥?这时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涌上我心头,我有点“恨”这个出我洋相的学生。当这一念头闪过的时候,我不知为何又对自己气愤了。不是因为我不知道这答案,而是因为我没有真诚地说一声:“我不知道。”
           ④其实,我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就出过洋相。这多半是因为自己不服输,死要面子造成的。说白了,就连大哲学家都不可能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一个普通教师干嘛硬撑着?
           ⑤我终于冷静了下来,诚恳地向这位学生解释说:“对不起,我暂时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但我会尽快告诉你满意的答案!”没有想到,这时掌声如雷般响起来,那些听课的老师也报以赞许的微笑。
           ⑥后来,我终于从《辍耕录》中找到了答案:裹脚之风是从明朝以后渐渐兴起的,而南北朝时的花木兰当然是天足了。问题很快(    )。
           ⑦想来,面对学生的提问,说一声“我不知道”,表面上是失了面子,实际上却使自己少犯一次信口开河或是“吱吱唔唔”的错误;说一声“我不知道”,表面上看是服输,实际上却使自己避免进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赢得“不败”的主动。
           ⑧我终于明白:“我不知道”是一种真诚,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我都知道”却是一种 _________,骗不了_________只能骗骗_______。有时,能坦白地说“我不知道”,更是一种勇敢和大度,人的骨子里,不能缺少了这种勇敢和大度。
    1.根据文意,为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     ]
    A.无言以对        
    B.迎刃而解       
    C.不攻自破      
    D.一时语塞
    2.本文从第____段到第____段所叙述的内容是处于课堂过程中,其中属于插叙的是第 _________段。
    3.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在第⑧段的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词。
                                                                                                                                                   
    4.为什么应勇于承认“我不知道”?选择对文意理解准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只有敢于承认“我不知道”,才能赢得掌声和赞许的微笑。 
    B.能坦白地说“我不知道”,是做人应有的真诚、勇敢和大度。
    C.适当承认“我不知道”,是避免犯错误,赢得主动的有效策略。
    D.死要面子活受罪。该说“我不知道”时,不要硬撑着。
    5.本文最后两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 阅读说明文,完成1—5题。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错”(一种用金、银丝镶嵌的图案)。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们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帝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①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6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②所以,人类在2000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③我国古代法医早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以此破获了不少谋杀案件。 ④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⑤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表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⑥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用银箔包裹食品和丸药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候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房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出”,一称,恰好150两。
    1.“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很快就会变黑。”这句话应放在第二段①至⑥句的第
         ____句之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说明的内容是
    [     ]
    A.解说白银能净化水的原理。                   
    B.说明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
    C.说明银是一种对人类十分有用的金属。
    D.说明银的性质和作用。
    3.第二段第①句运用了列数字、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 。
    4.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第二段首句中加黑的“很强”两个字与此段末句中“十分惊人”四个字相呼应。
    B.火山爆发、大地震发生后,银器的表面很快就会变黑。
    C.白银是一种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食用的金属。 
    D.人们之所以用银煮水治病,是因为含银的抗生素能杀死多种病原体。
    5.给本文补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8个字)。
                                                                                                                                                  
  • 阅读议论文。
           ①我们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我们不论对于(      )一本书,(     )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     )本书才是自己的书,(     )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1.第①段中加黑词“它”和“这”分别指代的是                   和                     
    2.在第②段的括号内分别填入“那”或“哪”。
    3.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段所议论的内容。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议论文。
    说说“君子之交”
           ①一位朋友向我诉苦:工作已五六年,苦于交不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他说:“我曾经有过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大家一起玩,一起吃;另外,我托他们办事,他们也托我办事,反正是热闹了一阵,可是不多久就疏远了。玩过了,吃过了,事情办过了,彼此交情也差不多了!”
           ②青年朋友讲过的这种情况,生活中确实存在,而且不是个别的。友情的深浅,要看是不是“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才是正确的交友之道。我国古代《礼记·表记》中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淡如水”作何解释?古人有这样说的:“君子之接如水者,言君子相接,不用虚言,如两水相交,寻合而已”。这就是以诚相见,毫不虚伪。这样的交情就像两水相合,十分自然,融洽。《庄子·山水》云:“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就将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作了对比。“甘若醴”看上去甜甜蜜蜜,实际上不过是表面“亲昵”的朋友而已;交情不长久,弄得不好就经不起考验——“甘以绝”了。“君子淡以亲”,那是因为无利故淡,道合故亲。交情不是建筑在彼此狭隘的私利上,而是志同又道合,这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③崇高的“君子之交”表现在鲁迅和翟秋白之间是十分感人的。当年秋白同志在鲁迅家做客时,头一天相见,鲁迅也没有什么“盛宴”相迎。根据许广平同志回忆,不过是“小饮些酒”。平时总是粗茶淡饭,不是那么“甘若醴”的。然而,两位革命者、文学家之间的友情却是一见如故,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两颗炽热的红心,跳动在一起了。鲁迅说他同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许广平也说他们两位“真是海内存知己,神交胜比邻”了。为何能“神交”?正因为,“同怀”!
           ④交友,贵在“神交”。看起来“淡如水”,实际上“深似海”。这一点,对我们青年人是有启发的。
    1.“我国有句俗话:‘吃喝朋友不长久,相互利用无真友’就是这个道理吧!”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
          来的,放在哪一个自然段的段尾最为恰当?
                                                                                                
    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词的意思。
       (1)同道合    志:_____________ (2)神交胜比邻    神交:__________________
       (3)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同怀: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B.“吃喝朋友不长久,相互利用无真友”的情况不是个别的。
          C.交情不是建筑在彼此狭隘的私利上,这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才是正确的交友之道。
    4.从第③段中找出能表明鲁迅与瞿秋白之间是“君子之交”的三个成语。
                                                                                                                                               
    5.读了这篇议论文,你对交友之道有了哪些认识?
                                                                                                                                               
  • 作文。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书,陪伴着我们从小到大的一天天。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
           以“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字数600一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