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B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知识开拓命运,灵感精彩人生。
  • 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

    A.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旁(wù)       渎(xié)        噪(guō)     一黄土(péng)
    C.智(ruì)       落(yǔn)       相(qiè)      然无累(guó)
    D.扶(yè)        睢(zì)         别(yě)       竭驽钝(shù)
  • 解释划线的词有误的一项
    [     ]
    A.才放旷(仗着)  吹毛求(毛病)  而不舍(雕刻)            鸿鹄之志(喻志向远大的人)
    B.德量力(衡量)  三茅庐(拜访)  引喻失(适宜)           自菲薄(过分的)
    C.莫衷一(对的)  陟罚否(善,好)  开有益(书本)            持之以(长久,恒心)
    D.怒不可(止住)  稍风骚(谦逊)   尽职守(恭敬、谨慎) 物致知(品质)
  • 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自知之明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世外桃园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 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     ]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B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     ]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 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 古诗文填空。
    ①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时可用成语                ,它是由《木兰诗》中这两句概括而成:                                                                            
    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出师表》中这句话来形容“                                。”
    ③《红楼梦》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爱莲说》中表意与之有关的文句是:                                                       
    ④美国常别有用心地指责中国的人权政策,但在有一年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中国当选,美国落选了,这恰好体现了“                                ,                                  ”的道理。(用《孟子二章》中的句子填写)
    ⑤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⑥                             ,沙场秋点兵。
    ⑦《武陵春》是南宋    派女词人      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⑧陆游《卜算子·咏梅》歌颂梅花即使粉身碎骨仍然芳香依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一种美好愿望的词句是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生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2)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及所蕴涵的哲理。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B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以完整地显示全文的脉络和内容。
        春,                         ,                        ;→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
     →秋,                        ,                         ;→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2.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样做的?
         答:                                                                                                                                               
    3.如何理解“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
         答:                                                                                                                                              
    4.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答:                                                                                                                                              
    5.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答:                                                                                                                                                

  •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样,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答: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以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诗魔”,那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咏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像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这事,就嘲讽的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仍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都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识大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点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其主要论证方法是                                    。
    2.作者从               、               、              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3.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答:                                                                                                                         。
    5.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⑴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 
           “瞠目结舌”中“瞠”的读音是:                     。
      ⑵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 食物相克吗
           ①关于普通食物之间的“相克”,不只有民间的传说,而且有古代书籍的记载。对于其中传闻最广的一些“相克”的食物,譬如“螃蟹与柿子”、“葱与蜜”、“花生与黄瓜”、“松花蛋与糖”等等,曾由我国的生物化学家做过实验,用以喂鼠、喂狗、喂猴,最后并由人来试食,都证明毫无中毒现象。这当然是最有力的说明。白薯与鸡蛋或白薯与柿子也是一样,实际上有不少的人同时吃过,或短时间内先后吃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②在我们的普通食物中间,是没有什么“相克”的。“病从口入”的真相,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日夜被人们所识破。还有的时候,病的病状表现在肠胃方面,但其真相不是“病从口入”,而是来自其他方面。“食物相克”,不过是掩盖了这些真相的一块由“适逢其会”(恰巧碰到那个时机)所织成的幕布而已。
    1、反驳的论点是                                                                            
    2、文中段①的加线句说明这种错误认识                                                                                            
    3、段①用科学家的实验和不少的人吃过的事例证明什么?
          答:                                                                                                                                              
    4、第②段得出的结论是                                                                                                                      
    5、文中段②的加线句用了                         修辞,此句意思是                                                               。
  • 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笃(dù)。召亮于成都,属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人事嗣(sì)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股肱(gōng)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注:①章武:刘备的年号。②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③病笃:病重。④召:召见。⑤谓:对……说。⑥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⑦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⑧君可自取:您可以取而代之,即自己做皇帝。⑨竭:用尽。⑩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效:献出。敕:告诫,嘱咐。事:侍奉。
    1、解释划线的词:
          ①以                                                               
          ②若                                                                
          ③敢                                                                
          ④之                                                                
    2、翻译下列句子。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译文:                                                                                                                                            
    3、历来人们用成语来称赞诸葛亮,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
                                                                                                                                                                 
    4、我们学过的《出师表》,文中多次提到报先帝,根据本文说一说报先帝的原因。
         答:                                                                                                                                               

  • 桓公伐孤竹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
    3.文段的故事中有一个成语流传至今,它是:                          。
  • 作文(二选一)。
    (1)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请你以“和谐”为题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