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带月荷锄归。
    (3)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4)《渡荆门送别》中写江汉平原上开阔景象的诗句是:                                                       。 
    (5)把杜甫《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指出加横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
    A.未复有能其奇者 / 相步于中庭
    B.神情与苏黄不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C.山川美,古来共谈 / 水陆草木
    D.如泣幽咽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我们文明吗?一个质问,让我们hàn yán(      )。检点我们自身的行为,很遗憾,总是会露出一些不光彩的马脚。人类光辉的文明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骄傲: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自信:使我们刚愎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们往往对自身的yě mán(          )与肮脏欣然地视而不见,就像是被纵宠坏了的孩子,不知反省。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我们还是应该珍视圣洁,经常用干净的湖水洗一洗蒙尘的脸,并从如镜的湖面看清自己美丽的姿容。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hàn yán(           )          yě mán(         )
    2.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自信,使我们刚愎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词语中至少两个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遗憾     视而不见      反省      珍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要求完成1—3题。
           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1.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
                                                                                                                               
    2.“限塑令”生效第一天,某部门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时间 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
    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
    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
          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                                                                                             
    3.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
          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乎。
    1.用现代汉语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
         答: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上文的“                             ”,表达了作者
          对                                           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些,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1.文中介绍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答:                                                                                                                         
    2.“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                                                                                                                        
    3.结合本文及下面文字,请谈谈你对克隆人的看法。
       (节选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消息)在国内科学界,最近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一场关于“要不要克隆人”的论战正在媒体上进行。过去的半个多月,围绕着即将要出生的克隆婴儿,正方、反方你来我往,已“交锋”了几个回合。
           素以大胆、直率著称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连续两次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学时报》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谨慎支持克隆人研究”。据称,这是中国科学界公开表示支持克隆人研究的第一人。
           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沈铭贤,则从克隆人的安全性、基因多样性、历史、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支持克隆人研究”的观点进行了逐一反驳。他提出,反对克隆人研究绝不是反对科技、束缚科技,恰恰相反,是为了科技更健康有序地发展。
           更多的中国科学家的主张是,不能因为克隆人问题而全盘否认克隆技术,特别是应把克隆人与以医疗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区别开来。应支持干细胞的研究,造福于人类。克隆人研究必须反对。
           答:                                                                                                                               
◎ 2009—201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理解。
    错出的美丽
           一位高三年级的女孩刚锁上宿舍的门,准备去教室,她的姐姐急冲冲地跑来,递给她一盒生日蛋糕,说:“过两天就是你的生日,我本想到那天给你搞个生日晚宴,可单位让我出差,晚宴搞不成了。”女孩把那盒蛋糕从窗口放到了靠窗的一张床上。
           晚自习后,女孩回到宿舍,见七八个同学有说有笑,而且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块蛋糕。猛然间,女孩想起了姐姐送来的那盒生日蛋糕,还没等女孩开口,床位紧靠窗户的那个女同学拉住女孩的手兴奋地说:“我太高兴了!居然有人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特地给我送来了一盒蛋糕,那蛋糕上有漂亮的图案和字母,可惜你回来晚了没看到。”说着,那位同学又用牙签串起一块蛋糕送到了女孩的手中,急切地问:“我们都不知道蛋糕是谁送的,你最后离开宿舍,我猜你一定知道送蛋糕的是谁,告诉我,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这时候,有人恶作剧地说:“你那么丑样,哪会有男孩喜欢你!”
           女孩真想说出这蛋糕是她姐姐送给自己的,可是,看着一张张兴高采烈的脸和那位错以为别人给送蛋糕的同学期待的目光,女孩不忍心让大家扫兴,更不忍心让那位同学尴尬,于是女孩将错就错撒了一回谎:“是一个很英俊的男孩!”众人一齐鼓掌:“一定是那个男孩爱上你了!”那位同学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熄灯以后,那位同学悄悄俯到女孩的耳根问:“那个男孩是不是我们班级的?你认识他吗?”女孩只好说:“天色暗,我没看清他的脸。”
            以后的几天,宿舍里的中心话题都离不开给那位同学送蛋糕的神秘的男孩,虽说谈不出什么结果,但那位同学的脸上始终溢满了快乐,而且,她学习更用功了,她在期待着那位“白马王子”的出现。
           毕业前夕,女孩见那位同学的头发上扎上了一条粉红色的绸带,女孩知道那条粉红色的绸带正是缠在姐姐当初送给她生日蛋糕盒的那一条。女孩真想把实情告诉她,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那位同学表露的那份怀春少女特有的梦幻般的期待,让女孩深受感动,女孩决定继续将错就错,让她带着甜蜜的梦幻走向新的生活。
           并非所有的错误都让人扫兴,都会留下遗憾,有时候将错就错也能“错”出美丽来。
    1.哪些原因让女孩决定“将错就错”的?
         答:                                                                                                                     
    2.有的同学认为,如果去掉第一段文章会更好,你认为呢?
         答:                                                                                                                    
    3.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1)那位同学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分析:                                                                                                               
        (2)女孩真想把实情告诉她,可话到嘴边又了下去。
          分析: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答:                                                                                                                    
  • 阅读理解。
          (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利庵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
    2.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
         振”。
         答:                                                                                                                              
    3.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答:                                                                                                                             

  • 根据要求作文。
           雄鹰的幸福是追逐无边的蔚蓝;森林的幸福是织就深沉的翠绿;妈妈的幸福是呵护稚嫩的粉红……这些幸福的颜色构成了生命的五彩缤纷。亲爱的同学,你知道吗?在汶川大地震废墟里站立起来的人们的心目中,有比这更幸福的颜色,是国旗的鲜红,是军人的橄榄绿,是消防战士的橙黄,是医护人员的洁白……那么,你幸福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呢?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吧!
           请你以“幸福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论桓范陈宫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

    1.请用 | 标示文中加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
         宫 曰 此 子 不 用 宫 言 不 然 未 可 知 也!
    2.文中“吕布既擒”句中的“既”字有如下义项。请选择合适的一项

    [     ]

         A.尽,完了      B.已经      C.既然      D.不久      E.表示同时存在
    3.从本文看,桓范、陈宫两人共同之处有哪些?
         答:                                                                                                                     
    4.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