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测试卷4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尊君在(bū)   但微之(hàn)    我旧时裳(zhuó)   
    B、引凄异(zhǔ)  策勋十二(zhuàn)  城辅三秦(què)  
    C、人不倦(huì)  然众人矣(mǐn)   昨夜见军(tiě)  
    D、不亦乎(yuè)  默而之(zhì)    青丝为笼(jì)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人不知而不 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人门不 _________________ 
    (3)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
    (4)赏赐百千  _________________
    (5)公亦以此自 _________________ 
    (6)湍绿潭    _________________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测试卷4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诵读下列古诗文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D、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身经百战原来也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死的死,回的回。  
    D、将军身经百战,像壮士一样死里逃生,终于成就了功业。
  • (1)子日:“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论语>六则》)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  
    (5)《登飞来峰》中抒发作者豪情且深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峡》一文中侧面描写江水流速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测试卷4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文后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情谊深厚      
    D、黯然伤别  
    4、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
    [     ]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是人之无情,乃可至于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曰,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解】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他死后,被尊称为文帝,故这里称“文王”。②蜀技:表演四川的歌舞。技,同“伎”。③贾充:司马昭父子的亲信。④殿下:汉代以后,对太子、亲王的尊称。⑤郤正:刘禅旧日的大臣,和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⑥陇、蜀:指四川。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思蜀否? _________________ 
    (2)泣而答  _________________
    (3)王复问正 _________________ 
    (4)如尊命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乃似郤正语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充分表现刘禅“无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句演化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文中刘禅的言行你是怎样评价这位亡国之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蒜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愈怒.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日:“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选自清·袁枚《子不语·卷十四》)  
    1、区别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拳勇 (   )  
    (2)杨故取势十步外奋拳击之 (   )  
    2、下列有关本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观者如堵:意谓观看的人很多,堵住了路。  
    B、龙钟伛偻:意同“齿危发秃”,皆用以形容衰老。  
    C、文中老人乃作者袁枚之化身。  
    D、文中杨二相公表现了“勇者不惧”的行为。  
    3、下列各项无关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
    A、文武合一的重要  
    B、人不可貌相  
    C、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D、不可恃才傲物  
    4、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运用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将《卖油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②以记叙为主适当加以描写。     
       ③不得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