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目标达成训练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语文知识及文学常识填空。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______。新闻的特点可用“真、短、新、快”概括。“真”即______可靠;“短”指篇幅_______;“新”指所反映的事实是________发生的;“快”指报道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新闻的生命。
    2、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______和结语四部分组成,这种结构被称为______式。
    3、《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_______,其写法上与消息的区别是可以综合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象。
  • 默写填空。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 初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目标达成训练的第二部分试题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达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本语段括号内部分叫_________,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语段第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②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在下面序号间,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然后用“〡”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5、第②句“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不含)”,原因是第②句与主体部分介绍西、东两路军渡江情况相                    。 
    6、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
    [     ]
         A.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
         B.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
         C.为了详写东路军
         D.西路军和中路所遇敌情一样
    7、文中第_____句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
    8、第句中划线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                    意味。
    9、第⑨句中“南京”一词,不宜改为“蒋介石政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1、开头的前三句之间是_________关系,三句话都是为了表现战斗打响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的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这句话,从哪三个方面反映了阻击战任务的艰巨?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能概括本次战斗的特点并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突出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目标达成训练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面是《中国教育报》的一则新闻报道,读后回答问题。
           本报讯(记者鲍道苏)①4月24日下午,在春光明媚的清华园里,随着乐队奏响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行路难》,清华大学庆祝建校88周年中外艺术歌曲演唱会开始了。
            ②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抒情歌曲,“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以李叔同等为代表的文化人、音乐家选用外国音乐填词,创作了一批学堂乐歌,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先驱。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词、曲作家创作下许多佳作。从广义上说,现在提倡的艺术歌曲是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艺术性较高而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③这次演唱会是在教育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等单位承办的。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和清华大学万余师生员工欣赏了演唱会。关牧村、杨洪基、潘淑珍、付海燕等著名歌唱家演唱了《渔光曲》、《延水谣》、《三套车》等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博得阵阵掌声。 
           ④清华大学有关人士认为,这次演唱会之所以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是因为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当年,从清华校走出了洪琛、赵元任、黄自、张肖虎、曹禺等一大批艺术界名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开设了数十门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的艺术类课程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普及音乐舞蹈知识为目标的限定性选修课,以扩大艺术知识面、增加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为目标的艺术类选修课,以深化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为目标的音乐辅修课等三个层次;欣赏性的理论课,实践性的技巧课,合作性的排练课等三种类型,倍受清华学子青睐。清华大学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⑤据悉,教育部已确定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1、从新闻的结构上看,第①段属于___________,第②段属于__________。
    2、对于“艺术歌曲”理解不正确的是(不只一项)

    [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B.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
         C.优秀的词、曲作家创作的歌曲
         D.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E.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的歌曲
         F.艺术性较高的歌曲
    3、“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闻的标题有:A.引标 B.主标 C.副标。下面是这则新闻的两个标题,它们各是什么标题?(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1)教育部确定在全国高校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
    (2)艺术歌曲陶醉清华师生(       )
  •        有人说,美是财富。贫困者因之而富有,浅薄者因之而渊博,愚昧者因之而聪敏,平凡者因之而崇高。
           有人说,美是财富。消沉者因之而(A),怯懦者因之而(B),动摇者因之而(C),犹豫者因之而(D)。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1),(2),(3)。作为一个中学生,你捧起语文课本,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象万千的自然美,异彩纷呈的社会美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美。
           因此,要想得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学生应该学会发现美,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做到既会发现美,又会体验和欣赏美,进而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1、适合本文的一个恰当的标题是
    [     ]
         A.要学会发现美       B.生活处处都有美       C.什么是美        D.谈“美”
    2、根据文意给短文A、B、C、D处各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
    3、文中(1),(2),(3)处各漏掉了一句话,从下列各句中选出来放回原处。(只填序号)
         A.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B.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C.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4、文中划线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5、文中“美是财富”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片断作文。
           阅读下面几则新闻摘要,从中选择一则作为材料,以“一则新闻引起的思考”为题目,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要求:观点鲜明、联系实际、有点分析(200字左右)
    新闻(1)河南省信阳市“富邦”化工厂不定期向外排放废水和污水,致使附近清澈的池塘变成了一潭潭臭水,周围民难以忍受
    新闻(2)陕西省安康地区实施的“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工程启动不久,竖起在城乡各地的精美阅报栏和公益广告牌陆续遭人毁坏。
    新闻(3)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5月21日“雷锋事迹图片展”在武汉市中山公园展出。前来观者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