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腼(diǎn)          笨(zhuō)         举世目(zhǔ) 
     B.琴(xián)           贿(luò)           载歌舞(zài)
     C.古(gèng)         粗(guǎng)       蹑手脚(niè)
     D.热(chén)         强(hàn)          玲珑透(tī)
  • 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 有一天,他终于茅塞顿开想明白了,知道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B. 日本右翼总是在教科书问题上自出新裁,妄图改变历史。
    C.他的话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可以说句句都有针对性。
    D.中国足球队缺一位能在关键时刻东山再起,力挽狂澜的领军人物。
  • 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
    A.明代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神话小说,书中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白骨精、铁扇公主、牛魔王等众多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为人们所尽知。
    B.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沈从文、巴金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C.《海燕》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热爱生命》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
    D.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课文,正确的顺序是《论语》《三峡》《陈涉世家》《范进中举》《活板》《小石潭记》《木兰诗》。
  • 文言划线词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引凄异(zhǔ)         皆其长吏(惩罚)
    B.惩山北之(sè)        同舍生皆绮绣(同“披”,穿着)
    C.岸芷兰(tīng)         小信未孚,神弗也(赐福,保佑)
    D.夜忧叹(shù)          服衣冠(早上)
  • 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

    A.俶而远逝         佁然不动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B.佁然不动         俶而远逝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C.佁然不动         俶而远逝         奉命于危难之间          受任于败军之际
    D.俶而远逝         佁然不动         奉命于危难之间          受任于败军之际
◎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开头一句写离情,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滞留在巴蜀的诗人思念着远在北地的爱妻。
    B.第二句中以“巴山”点出地点,以“夜”“秋”点明时间,以“雨”点处环境,夜雨池涨,烘托秋思。
    C.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在烛光下谈心的欢悦场面,反衬今夜的孤寂,将怀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深切。 D.全诗语浅情深,含蓄隽永,余味无穷,但是色调灰暗,思想消极。
  • 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将其改正:
    鞠躬尽瘁      肆无忌弹       世外桃源       炉火纯青       丰功伟绩       赏心乐目
    异想天开      中流砥柱       受益非浅       捻轻怕重        危言耸听      草菅人命
                                                                                                                    
  • 用诗歌原句填空:
    (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评点成吉思汗的诗句是: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                   ,没有                    ,但空旷辽阔。
    [     ]
    A.虫的吟唱,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萧瑟的凉风
    B.花的清香,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淡淡的凉风
    C.虫的吟唱,淡淡的凉风/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虫的吟唱,萧瑟的凉风
  •   当从雅典奥运会上传来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时,某市体委向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代表团发出一份贺电,其中有些词语用得不够得体,请你帮助找出并修改。
           在夺人眼球、举世瞩目的雅典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队员,不畏强手,奋勇拼搏,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一举夺得冠军。在此,我们向全体运动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一次,著名演说家曲啸同志要给劳改犯们演讲,然而开头怎么称呼却叫他颇费心思。叫“同志们”不合适,称“劳改犯们”只会引起抵触情绪,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请你代他设想一个称呼——既不能使人产生对立情绪,又能够给人信心,鼓舞人努力改造。注意不可超过15字。
                                                                                                                                                    
  •        师法自然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大自然历经了亿万年的发展和进化,积累了无数“天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科学家在进行研究中越来越认识到师法自然的重要性。下面是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做衣服的衣料,除了极少数天然本色的以外,都需要加以染色。科学家看到繁花万紫千红的色彩皆为天然生成,根本不需要另外染色,忽发奇想:能否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做出无须染色的天然彩色纤维来呢?科学家经过努力,已经培育出几种彩色的棉花。这种天然彩色纤维不会褪色,又省去了染色工序,不仅省钱省工,而且避免了工业染色的污染。一举数得,皆为师法自然之所赐。
           钢是非常坚硬的材料,但蜘蛛用来织网的蜘蛛丝比同样粗细的钢丝还要坚硬十倍以上!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模仿蜘蛛,造出被称为“生物钢”的人造蜘蛛丝来。一旦成功,不仅可以用来做成合成材料,造出轻巧而又坚固的飞机、车辆、桥梁、房屋、家具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织出超级织物,制成薄如蝉翼、轻若鸿毛的工作服和防弹衣,以及收在掌中不盈握的降落伞……看来,小小蜘蛛蕴藏的“天机”就够我们学一辈子的了。
           能源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目前应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迟早有用完之日。寻找替代的能源是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太阳能取之不尽,而且完全没有污染,是理想的能源。利用光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目前使用的光电池是用硅做成的,转换效率还不错(约16%),但成本太高难以普及。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除了继续改进传统的硅光电池外,有人将目光转向大自然,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虽然效率不高(达不到1%),但满山遍野,以多取胜。于是“异想天开”:是否可以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做出廉价的光电池来?“异想”果然“天开”!据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模拟光合作用的新型光电池,这种光电池可以做得很薄,是透明的。瑞士的一家手表厂即将推出一种太阳能手表,就是将这种透明的光电池覆盖在表面上以取得动力。将来扩大生产以后,可以将之覆盖在玻璃窗上,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供电。妙的是这种新型光电池不仅价廉,而且其转换效率竟与硅光电池差不多,远远超过了光合作用的效率。由此可见,师法自然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选自沈致远《科学是美丽的》) 
    1. 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概括介绍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学到什么。
                                                                                                                                        
    2.请分析文中划线的“以上”“之一”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
                                                                                                                                        
    3. 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选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变“繁花似锦”为“锦似繁花”,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B. 被称为“生物钢”的人造蜘蛛丝一旦研究成功,将会对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C.“化石燃料”因为迟早有用完之日,所以用不着担心它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
    D.科学家之所以要寻找替代的能源,主要是因为现有的不少能源是不可再生性能源,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你知道它的本意是什么吗?那么它在文中的意思又是什么?
                                                                                                                                                                 
    5.人类从大自然中学到不少“本领”,根据你的知识积累,你能说出一种吗?
                                                                                                                                                                  
  • 听 泉
    韩静霆
           ⑴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身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①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⑵“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⑶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②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有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③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⑷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文章的第⑴段加线句子①“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请解释句中 “真正的‘盲人’”指什么样的人?
                                                                                                                                                                 
    2. 根据文章第⑵段的内容,概括杨荫浏和阿炳的故事。(不得超过50字)
                                                                                                                                                                  
    3. 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无误的是哪两项?
    [     ]
    A. 第⑴段中对演奏《二泉映月》的感受的描写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目的是烘托下文阿炳的不幸遭遇。
    B.第⑴段中句子阿炳“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意思是他创作的《二泉映月》教会了我们如何使用全部感官读懂音乐,如何用心聆听大自然。 
    C.第⑵段中句子说“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原因是杨荫浏和阿炳不仅知琴,知艺,而且知心。
    D.第⑶段画线的部分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映月山泉自由的天性,活泼的举止和灵动的神采。 
    E.文章⑷段中写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的倾倒,“《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的原因是这样听到的音色更美。
    4.文章中,多处出现了“泉水”一词,请解释它在句中的意义。(每个答案不超过4个字)
       ⑴第⑵段中句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泉水”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⑶段“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 ‘泉水’了。”“泉水”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⑷段“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泉水”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文章第⑶段中的句子③选择四字短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
          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________。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___________。 
    [     ]
    A.鱼嬉水草     曲水流觞 
    B.上下移动     曲水流觞
    C.鱼嬉水草    上下移动
    D.曲水流觞    鱼嬉水草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为上文填空,使其和原文一样。
    2.“故”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故”选择正确的义项。
         故:A.所以     B.缘故     C.旧     D.故意 
    (1)扶苏以数谏(      )
    (2)温而知新(      )
    (3)将尉醉,广数言欲亡,忿恚尉(      )  
    (4)彼竭我盈,克之(      )
    3.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语句的意思。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请各举一例证明孟子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例不得超过10字)
                                                                                                                                              
                                                                                                                                              

    5.选择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①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②皆酒食(拿出) ③两岸青山相对 (出没)
        ④山高月小,水落石(显露、出现)
    [     ]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请在下列两个作文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作文题一
           初中三年学习中,语文课是你忠实的伴侣。
           语文课上,我们感受春风的温馨,夏阳的热烈,秋月的妩媚,冬雪的纯洁;我们欣赏白杨树力争上游,紫藤萝逸彩垂瀑;三峡风光绮丽,鼎湖灵泉叮咚;我们敬仰鲁迅心中的藤野,雨果笔下的船长…… 
           语文课上,我们洞开心扉,铺展岁月的稿纸,任情感的小溪随笔流淌……一个话题的丝带,就能扎起我们一束青春的梦想;一次哲理的探讨,就会激励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一番努力拼搏……
           语文课上,我们书写着最美丽的文字;语文课上,我们朗读着最瑰丽的诗章;语文课上,汉字汉语一点点地铸造着我们的筋骨,开阔着我们的胸膛!
           现在,就让我们来表达对“语文”的“感受”吧!请以“感受语文”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的作文。
    作文题二
           初中三年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有些事让我欢喜让我忧,有些事惹我痛心惹我烦,有些事给我信心给我胆,还有些事令我尴尬,令我骄傲……
           请在下面的题目上填上一个词,使题目完整;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不多于800字的作文。
           这事,我一想起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