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hái骨 cuàn夺 nì笑
    B.guǒ藏 mù浴
    C.mí漫 sè缩
    D.峰lán chà时 lán生
  • 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请找出书写有误的一组
    [     ]
    A.海枯石烂  遥遥在望  随声附和
    B.斗转星移  苦心孤诣  莽莽榛榛 
    C.千姿万态  水波嶙嶙  酿酿跄跄 
    D.变幻无常  骇人听闻  神通广大 
  • 结合句意,判断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换成括号里的词不影响原意的一项是
    [     ]
    A、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转瞬间)
    B、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亮)
    C、在它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风范)
    D、在他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新意)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B.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 以下惯用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领头羊 )
    B.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诸葛亮,智多星)
    C.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喻为(东道主)
    D.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呆若木鸡)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请用工整的简体字,按照诗句的顺序,打横抄写下面的句子:
           
           
  •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C.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D.山光悦鸟性,潭影通人心。
  •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
    ⑥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下列文言词语。
    (1)始为山市 (《山市》)________________
    (2)数至八层,如星点。(《山市》)____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 (《咏雪》)________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________________
    (5)吾日三吾身 (《论语》)________________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行   期:约定  
    B.太丘舍      去:离开
    C.尊君在      不:通“否”
    D.友人惭,下车之。 引:吸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元方这个孩子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①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找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白色的绫纱。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的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他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的分散着,迎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色的光辉。⑦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⑧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⑨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⑩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本文段主要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作诠释 分类别 打比方  
    B.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C.列数字 引资料 举例子  
    D.作比较 分类别 引资料
  •   ①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②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③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和冷气。
    1.在第①段划线句子中找出描写“我”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冰心
      ①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但是,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分秒必争的中国人民,是不肯让它多睡懒觉的!六亿五千万人商量好了,用各种洪大的声音和震天撼地的动作来把它吵醒。
      ②大雪纷飞。砭骨的朔风,扬起大地上尖刀般的沙土……我们心里带着永在的春天,成群结队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里,去吵醒季候上的春天。
      ③我们在矿山里开出了春天,在火炉里炼出了春天,在盐场上晒出了春天,在纺机上织出了春天,在沙漠的铁路上筑起了春天,在汹涌的海洋里捞出了春天,在鲜红的唇上唱出了春天,在挥舞的笔下写出了春天……。
      ④春天揉着眼睛坐起来了,脸上充满了惊讶的微笑:“几万年来,都是我睡足了,飞出冬天的洞穴,用青青的草色,用潺潺的解冻的河流,用万紫千红的香花……来触动你们,唤醒你们。如今一切都翻转了,伟大呵,你们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
      ⑤春天,驾着呼啸的春风,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飞起了。 哗啦啦的春幡吹卷声中,大地上一切都惊醒了。
      ⑥昆仑山,连绵不断的万丈高峰,载着峨峨的冰雪,插入青天。热海般的春气围绕着它,温暖着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开了,融化了;亿万粒的冰珠松解成万丈的洪流,大声地欢笑着,跳下高耸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黄河,流入长江,流入银网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在那里,早有亿万个等得不耐烦的、包着头或是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老幼,揎拳掳袖满面春风地在迎接着,把它带到清浅的水库里、水渠里,带到干渴的无边的大地里。
      ⑦这无边的大地,让几千架的隆隆的翻土机,几亿把上下挥动银光闪烁的锄头,把它从严冬冰冷的紧握下,解放出来了。它敞开黝黑的胸膛,喘息着,等待着它的食粮。
      ⑧亿万担的肥料:从猪圈里、牛棚里、工厂的锅炉里,人家的屋角里……聚集起来了,一车接着一车,一担连着一担地送来了。大地狼吞虎咽地吃饱了,擦一擦流油的嘴角和脸上的汗珠,站了起来,伸出坚强的双臂来接抱千千万万肥肥胖胖的孩子,把他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⑨这些是米的孩子,麦的孩子,棉花的孩子……笑笑嚷嚷地挤在这松软深阔的胸膛里,泥土的香气,熏得他们有点发昏,他们不住地彼此摇撼呼唤着叫:“弟兄们,姐妹们,这里面太挤了,让我出去疏散疏散吧!”
      ⑩春天在高空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笑着自言自语地说:“这些把二十年当作一天来过的人,你们在赶时间,时间也在赶你们!……”
      春天掮上春幡赶快又走他的云中的道路。他是到祖国的哪一座高山、哪一处平原、或是哪一片海洋上去做它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工夫去管它了!
      横竖我们已经把春天吵醒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9年2月8日,后收入散文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1.整体把握:阅读全文,试分析本文题目“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辞赏析:请你各选取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的一句,填写下表:
    修辞方法  我的例句  我的赏析
    比喻
    拟人
    3.内容分析:这篇散文赞扬了哪些行业的建设者?请你列举出4个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文段赏析:本文选取多处有代表意义的场景进行描写,阅读第⑥段,填写以下信息:
      本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具体内容),这个场面发生在____________(地理位置),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以下作品不是冰心的一项是
    [     ]
    A.《繁星》  
    B.《春水》
    C.《飞鸟集》
    D.《寄小读者》
  • 半命题作文:我想说声___________ (请补充完整标题。)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