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句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形式与内容的枘凿(ruì    záo),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B.这样走,可以(shěng)却不少时间,小胡也可顺路回乡(shěng)视双亲。
    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zhòng)了个相公,我所以带酒来贺你。
    D.国力(qiáng)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qiǎng)词夺理,独断专行。
  •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张冠李戴
    B、干事情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地随声附合
    C、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真是不胜枚举
    D、郑培民以身殉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启程前来大陆,勇敢地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之旅。
    B、学习成绩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C、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D、父亲经常拿成功人士的例子对我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作者是唐代王维之手。
    B、为了防止贫困生辍学,教育部门做出了免除贫困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生活费。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全国观众受到好评。 D、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应该成为我们增强民族自信,重铸辉煌历史的契机。
  • 下列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故乡》——闰土——鲁迅——现代
    B、《小橘灯》——小姑娘——冰心——现代
    C、《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
    D、《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法国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
    A、当你为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 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 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 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
    [     ]
    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③④②⑤    
    D、①⑤③④②
  •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主人公“聊发少年狂”的表现:                                         。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壮志难酬句(主旨句):                                                      
    (3)晏殊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龚自珍却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4)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语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 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
    (1)成语:                                  ,谦受益。
    (2)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                                             
    (3)人们常用谚语“                                                             ”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上句或下句,书写必须规范、工整。(自选四句填写)
    (1)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4)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的形成。(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剧。清乾隆五十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壶、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剧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我的理解:                                                                                                           
  • 请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逝世后,全国各地的读者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一代大师缅怀与悼念。作为巴金先生的同乡,你们班也准备举办一次悼念活动,同学们也积极地准备着。
    (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以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交换
    B.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因:因为
    C.否,非若也                              是:这样
    D.虽千里不敢易,岂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2.下面句子中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比较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B.此庸夫怒也                              夫专诸刺王僚也
    C.亦免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而多髯者为东坡
    D.先生,何至于此                      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对下面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亦尝闻布衣之怒乎——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B.徒以有先生也——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发怒,也不过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D.休祲降于天——吉祥的征兆从天上降示。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秦王由开始时杀气腾腾到后来“色挠,长跪而谢之”充分体现了其虚弱的本质。
    C.“彗星袭月”,“白虹贯日”等本是自然现象,本文将这些现象与人事联系,是为了突出布衣之士的威力,也表现了唐雎的迷信思想。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请用文中原句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划线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还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终于把‘?’拉直变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你还能举两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十分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了,把你劈的方方正正送出山。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和认识,以“公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也可以展开想像,编述故事,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但必须与话题有关。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