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检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   )   冬先生(   ) 言简意(   )  
    得珠(   ) 烧(   )   突(   )
  • 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    
    [     ]
    A.寸积铢累 浮光掠影 物竟天择   
    B.家喻户晓 错踪复杂 一触即破  
    C.鞭辟人里 融会贯同 举一反三   
    D.肃然起敬 灯火阑珊 劳而无功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无关宏旨:不涉及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宏旨,大意,主要的意思。
    B.读破五车:形容读书非常多。五车,形容书非常多。
    C.读书得间:意思是读书要安排好合理的时间。
    D.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
  • 下面横线处标点符号不能使用的一项是
    [     ]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____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____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____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____
    A.:;;。  
    B.,。。。
    C.。。。。
    D.,,,。
  • 选出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      ]
    A.它的干通常丈把高,像人加工过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B.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
    C.才德有如宝石。
    D.每一种健全的思想是一颗植物种子的包壳。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检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_____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2)营房各处_____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3)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_________。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
    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泻 闪耀 启发
  • 符合题意的一组成语是
    [     ]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的,这正是_______________。
    A.粗心大意 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 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 徒劳心力
  • 下列各项中按要求变换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变换成反问句: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B.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变换成被动句:我被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
    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变换成感叹句:松鼠一定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D.人们不是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变换成陈述句: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 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1)杨家溪山清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闽东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没有良好的一个投资环境。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检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的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明天就是母亲节了,请仿用这条短信的句式及修辞特点,给你的妈妈写一条母亲节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一文,完成1—5题。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开来,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剃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我没有读过这本在韩国曾引起轰动的书,但凭我的人生经历,我已经感知到了它要说的一些道理: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节选自《读者》2001.8)
    1.读全文后,请你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请你揣摩一下“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是否真的说人生中的许多事都用不着“钢铁般的意志”,用不着“技巧或谋略”?此话是针对什么现象说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韩国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引出新的观点,写出了《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现在,请你从成语“见风使舵”或“铁棒磨成针”中任选一个,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提炼出一个新的观点。(要言之有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学习上或生活中的体验,谈谈你读了上文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
    创新不言败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___________”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是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迭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创新不言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题。
    睡莲花开的声音
      ①杰夫瑞医生是位非常著名的耳科专家,失聪的人们视他为救星。
      ②有一年,6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西班牙山区来到位于慕尼黑的杰夫瑞医生的诊所,他们是得到慈善机构的捐助前来接受耳蜗移植治疗的失聪孤儿。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领队是个叫露茜的年轻修女,她生得瘦小单薄,但性情温和开朗。杰夫瑞医生分别为6个孩子进行了耳蜗移植,其中的3个听力恢复迅速,另 外两个经过配合治疗,也逐渐有了进步。只剩下一个叫丹的男孩,杰夫瑞医生先后做了三次耳蜗移植,但始终不见任何起色。
      ③很快,那个叫丹的男孩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不妙的境况。他开始郁郁寡欢,时常把自己关在病房里,并且有意回避另外5个已经“不一样”的同伴。
      ④宣布治疗结果前夕,善良的露茜跟杰夫瑞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告诉他呢?也许在适当的场合说出真相,孩子会客易接受一些。”是呀,成年人都会无法承受这个现实,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杰夫瑞医生点点头,说道:“什么场合告诉他比较好一点呢?”露茜略微想了想,说出一个地方
    ——“茵梦湖”。
      ⑤茵梦湖是幕尼黑的一个地处阿尔卑斯山中的美丽湖泊,每到夏天,湖中会开放一片一片美丽的睡莲。
      ⑥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杰夫瑞医生和露茜带着6个孩子前往茵梦湖。
      ⑦在路上,杰夫瑞医生看见露茜用手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听一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她用的是个很明确的“听”,而不是“看”——真是奇怪,难道她不明白可怜的丹什么都听不到吗?
      ⑧夏天的清晨,站在湖边,能看到微红的晨曦从天边一点一点泛起来。湛蓝色的湖水里渐渐呈现出岸边树林的倒影,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掠过湖面,啾啾的叫声在空明的水天之间格外清脆。
      ⑨露茜选了一片临岸的睡莲,那些圆圆的绿叶贴着湖水,上面还带着零星别透的露珠。而一朵朵白色的花蕾俏皮地点缀其间。6个孩子依次排开蹲下,露茜让每个孩子将手轻轻抚在花蕾上,她自己也挑了个能抚摸花蕾的位置,然后向孩子们做了几个手势,——指指心,指指耳朵,闭上眼睛。于是,6个孩子顺从地照露茜的吩咐,安静地合上眼睛抚着睡莲花蕾。
      ⑩不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一旁的杰夫瑞医生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些睡莲花竟是在阳光照耀的瞬间绽开的。在静谧的安宁里,他甚至能听见花瓣爆开时的“叭…‘叭”声,那是一种很轻微的震动的声音。如果不用心去“听”,即使正常的人也可能忽略掉。
      孩子们抚摸着的花蕾一朵一朵地在阳光里绽开来,虽然他们闭着眼睛,但杰夫瑞医生肯定他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花开的瞬间。果然,那些孩子们惊喜极了.他们先是睁开眼睛仔细端详那些盛开的花朵,然后抑制不住地争相打着手语欢快地交流,连丹也不例外。
      这时,露茜站起来,微笑着向孩子们打着手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就一定可以听见。”比划完,她特别用眼睛盯着丹。
      丹回应了露茜一个热烈的手势,激动地扑过去和她拥抱。接着另外5个孩子也围拢,交叠着抱成一团儿。
      是的,丹或许因为无法恢复听力有一点点难受,可痛苦很快就会过去,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听”懂了睡莲花开的声音。
      目睹一切的杰夫瑞医生静静地站在一边,许久没有动。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但现在,他却感慨地泪流满面。人们习惯于把他看作创造奇迹的人,而实际上,这位平凡的露茜修女才是创造奇迹的人,她创造了医学无法达到的奇迹。
      医学治疗即使在100年以后也依然会有无法突破的极限,但现在,睡莲花开的声音却能创造某些医学上无法创造的奇迹——让那些不幸的失聪者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让他们在无声的岁月里保持对生活永不消退的信心。
                                  (摘自《知音》海外版,有删改)
    1.这篇文章讲了—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茵梦湖清晨的美景,请你找出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茜为什么要让这些失聪的孩子们去“听”“睡莲花开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夫瑞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但为什么他目睹了茵梦湖边的一幕后,“却感慨地泪流满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全文,你觉得露茜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杰夫瑞医生是个线索人物,文章是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而展开的。
    B.文中过分强调了杰夫瑞医生医术高明,是失聪者的“救星”,削弱了露茜这个人物形象的感人力量,应当修改。
    C.描写茵梦湖的景色,目的是为下文孩子们静心地“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创设一个优美静谧的氛围。D.文章在第⑩段已经通过杰夫瑞医生的心理活动说出了露茜是创造奇迹的人,最后一段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因此这一段是多余的,应该删掉。
    7.“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露茜的这句话本来是对失聪的孩子们说的,但读了这句话,你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关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都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请以“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