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天津市河西区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调查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急(tuān )   漫(ní)     归宿(sù)     为人知(xiǎn )
    B.干(hé)       解(pōu ) 庇(yìn)    相形见(chù)
    C.维(xiān )   裂(jūn )   发(xiào)  而不舍(qiè)
    D.债(juàn)    供(jǐ)      肆(nüè)    莫如深(huì)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见勇为   恩深重   不容辞             
    B.莫其妙   有仙则   不可
    C.花夕拾   晖夕阴   令夕改              
    D.引人入   名山景   不枚举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D.正确的认读、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标准。
  • 为了使下面的这段话简明、连贯,应做的修改是

    [     ]

    ①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
    ②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正是思维提供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③思维科学是在我们致力认识、寻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④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这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式前进,使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概括
       的发展历程。
    A.删去第①句           
    B.删去第②句          
    C.删去第③句          
    D.删去第④句
  • 下列对伟人逝世的几种不同的表达,都非常得体,非同凡响,其中具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特色的一项是

    [     ]

    A.雨果评论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之死:“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
         之上!”
    B.恩格斯叙述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死:“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
         了。”
    C.黄宗英写演员赵丹之死:“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
          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写音乐家聂耳之死:“经过23年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了他生活的休止符。”
◎ 2005年天津市河西区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调查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作者以自己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统摄全篇,字里行间充满
         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海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了必将到
          来的人民革命风暴。
    C.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剧中塑造了夏洛克这
          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D.《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优秀、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描述了
          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妻互相赠送礼物的故事,歌颂了至高无上的爱。
  • 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表明作者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一项是

    [     ]

    A.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华兹华斯《咏水仙》)
    B.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郑敏《金黄的稻束》)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D.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山鬼》)
  • 阅读《故乡》片段,回答1—3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对闰土“欢喜和凄凉”、“没有作声”的原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很高兴,但悲惨的生活又使他痛苦难言。
    B.悲喜参半,不知从何说起。
    C.内心矛盾纷乱,理不出头绪。
    D.老实忠厚,不善言谈,不善表达情感。
    2.对中年闰土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闰土受到多重的压迫,生活艰辛,但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闰土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闰土见到“我”时虽没有很多的言语,但儿时的记忆不会忘记,两个人的心灵又融合一处。
    3.选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          
    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

  • 根据原文将下面题中诗文的句子补充完整。
    1.时难年荒世业空,□□□□□□□。□□□□□□□,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
         烈谴责,真是“                             ”。(用《〈孟子〉二章》中的原句回答)
  • 阅读《隆中对》中的片段,回答1—4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既帝室之胄”中的“将军”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B.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是诸葛亮提出的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
                针。
          D.综观对策全文,可分三层。文章推理过程严密,有极强的说服力。
    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
         有很多,请列举两个(句、对)。
                                                                                                                                                     
                                                                                                                                                     
◎ 2005年天津市河西区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调查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子罕辞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勿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失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释:① 子罕:人名,春秋时代宋国的地方官,又名乐喜。 ② 玉人:加工玉器的工匠。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宋人得玉(有个人)             B.以玉为宝(你)
         C.以玉人(暗示)                    D.敢献之(所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以与我,皆失宝也。 
                                                                                                                                
    3.子罕弗受玉,作者颂扬了他怎样的精神?
                                                                                                                                
  • 阅读《牡丹的拒绝》一文,回答1—6题。
    牡丹的拒绝
           ⑴ 牡丹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这是早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⑵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⑶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它与洛阳水土最亲合。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噪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
    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去看洛阳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
           ⑷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⑸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总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⑹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⑺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⑻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⑼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⑽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依然娇艳鲜嫩。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         (pò)的体味。
           ⑾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一年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⑿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⒀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漠视的美。
    1.给文中加横线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
         ① 尔不群(      )         ② 惊心动          (pò)
    2.为什么说“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根据文意分条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花人”步入牡丹园时“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这表明
         了“看花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花人”为什么会被牡丹的落花情景所感动?落花情景能给你怎样的启示?(第一问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⒀段中写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请简要分析二者的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散文将洛阳牡丹人格化,作者赞美了洛阳牡丹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表后,你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精练的话表述出来。
    发明、发现项目   发明年份 出产品年份 发现到投产间隔年数
    电话   1820 1876 56
    无线电   1867 1902 35
    电视   1922 1934 12
    核反应   1932 1942 10
    原子弹   1939 1945 6
    激光器  1960 1960 1
                                                                                                                                                       
  •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个字)
           由于科学的进步,有人指出,当今的大多数癌症将可治愈;到2010年前后,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即可诞生,艾滋病的死亡率将会大幅下降;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可减少一半,而患者大部分可以正常生活;由于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的脊椎损伤病人可以避免发生截瘫。随着癌症的攻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2020年到2030年间,人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的国家有可能出现。
                                                                                                                                                         
  • 作文。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