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届初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我很重要
        (1)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后面掠过一丝战粟。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弄伤。
          (2)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3)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4)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是独特的一个。
          (5)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6)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7)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8)假如我们先他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到日暮,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9)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盘子跛裂可以粘起来,童年碎了,永不复原。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10)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11)我很重要。
           (12)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们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 
           (13)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14)我很重要。 
           (15)我对自己小声说。我还不习惯响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多久了。
           (16)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17)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18)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本文作者针对长期以来不少人忽略自我存在的价值,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思想观念,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响亮的宣言。
    2、根据第(2)段画线的句式,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4)段到第(13)段中,作者从三个方面精辟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是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 “孤本”原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第(9)段中有两个词与“孤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相近。这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第(10)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6、 作者说“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请你联系本文简要回答应该怎样生活才能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认为还有没有比“我”更重要的?请简述你人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3届初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生日
           (1) 30岁生日,我点燃53支蜡烛。
         (2)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a)我的眼睛湿润了
         (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5)(b)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她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不讲究就算了。”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尝不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12)(c)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13)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
         (14)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
         (15)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第(1)、(2)段中有三处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这三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看,标题“生日”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段中说“话语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第(9)段中说“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互换?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a)、(b)、(c)、三处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几个人物形象,从人性角度分析,都是美的。请各用一个词(两个字)概括母亲、“我”、妻子三人的性格特点。
       母亲_________;“我”:__________;妻子:__________。
    6、读罢上文,忽然想起前不久,某校一名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给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此举让家长、学生感慨良多。为了避免了出现文中的遗憾,我们应该在平时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列出几点你应该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文中还有少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自选一处,写出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3届初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甲)市长和女儿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自己的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挺苦,有些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乙)一个女市长的遗愿
            她仰卧在床上,户背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她嘴张得老大,脸色惨白。
            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丈夫、上小学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
            大夫俯下身仔细地听了她的心跳,然后,缓缓地立起来,抬腕看看表,向秘书投去一瞥,那意思是极明白的。
           难道她就这样地去了?真有点不敢相信。她本是精力充沛的女人。她还没有过45岁,在中级领导层中,她是年富力强的。她担任市长两年多来,使这个小小的江滨城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整洁的市容,翻番的产值,还有兴修那为人所不齿却一刻也不能疏忽的公共厕所……… 她为这个城市耗尽了心血。
           她本不该这样早早地离去。倘若不是洪水陡涨,倘若不是堤坝决口……… 
           她要去了,就这样默默躺在自家的床上,室内,回旋着悲凉的哀思。
           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这是一种寻觅和切盼之光。张着的嘴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
           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期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
           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过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
           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
           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 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女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溘然仙逝了。
           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他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刷——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大家记得,那天夜晚,女市长倒在洪水中了。
           泪,漫过众人的眼眶………
    {注}①溘然:忽然。②仙逝: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
    1、{甲}{乙}两篇小说分别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甲}侧重采用个性化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马市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乙}中加点词“翕动”的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翕动”联系“寻觅”、“盼望”等词,可揣测女市长此时此刻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以女市长的口气,用第一人称表述)
    4、品读小说{乙}中画线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题目中“遗愿”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③这两段文字感人至深,请结合给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乙}的情节高度浓缩在女市长临终前,同时还写了她在别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请具体说说写这些事情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乙}采用设置悬念的写法,请以小说{乙}具体内容为例,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就{甲}{乙}两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谈谈你自己真切的阅读感受或由此引发出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书啊读书
          (1)读书啊读书。自识了字,便年复一年地读着。不记得读没读过“看图识字”,连环画是看过的,对图的兴趣还不如对文字大。读了课文,读了小说,“文革”时读“语录”,此后就什么都读,医书也读,再以后便自己也写了。热衷于买书,买来的书倒不怎么热心读它了。书是借来的好看。直到去年底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分送亲友,很希望他们能读一遍。谁知会不会呢?
          (2)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有的书可读多遍(比如自己的书),有的书翻一翻就放回书架了,今生今世也许永不读它。读书原是做笔记的,记下让以后的自己读它而不必读原著。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翻阅读笔记,便不做了。这样可读得飞快,读得不累。
         (3)所读的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在床上看完的。这不合用眼卫生守则,但合另外的科学。若身体静了,书才读得下去,读来才有益。何况身体放平,脑中血量充沛,大脑才活跃得起来。
         (4)读书就是读书。若读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中奖、应考,以及什么“颜如玉”的,此书休矣。读通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小时候觉得十分乏味、差劲、恶劣的书,长大或许能_A_,相反,以前曾认为最像样的书,再读或许会冷笑数声。在书中看出意思和看出没意思都不容易。
         (5)读书不是为了写作。否则,可读的书就非常有限了。所写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读得入神,书中自有分子向脑中运动,不牵强,不突兀。当然,也可边读边想的,想想作者何以要这般写。能作这种触景生情的思想,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
         (6)但最大的乐趣无过于挑剔了。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小到找出个错字,大到将一本书据理否决了。我曾当过几天教师,学校不太正规,上课就可以随意发挥。边教课文,边以小人之心将课文的字词段改上一改,自以为得计,心中有了幸福之感。我改过杜甫的诗,他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历来都说写出了李白的神韵。我想,将末句的“臣”换作“爷”就更好了,“自称爷是酒中仙”,…………
         (7)既然不满意别人写的,那就是自己试着写写。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作家。
         (8)读书的困难是借书不易,买书贵而不易,藏书不易。最大的障碍却是读着便没了兴致。读书要是不能越读越宽广深入,难免读没了兴致。没了兴致而硬读,则苦不堪言矣。恰如临考的学子,__B__然而怒气冲冲,考完也就完了。
         (9)人是越来越聪明了,发明了电影,发明了舞会、音乐茶座等等好东西。最好的是发明了电视,有声有色地将故事演给人们看,而且足不出户,如唱堂会。据说在美国,将名著录进磁带的做法时兴起来了。我是个落伍者,既无舞技又不去茶座,连电视都绝少看。在我看来,冬夜躺在被窝中,点一支烟,捧一册好书,身下有条电热毯升脚下有只烫火婆子,读到夜深人静,读到东方既白,这便是无上的享受了。………
    1、作者围绕自己的读书生活谈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你觉得下面哪种说法最能准确地概括本文的内容?
    [     ]
              A、读书的乐趣         B、读书的感悟         C、读书的方法          D、读书的苦恼
    2、从文段中找出能概括该段意思是句子。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6)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挑(    )  破(     )
    4、第(4)段和第(8)段中各有一空白,请根据上下文选择下面的词语填空。
        手不释卷    爱不释手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4)段中的“颜如玉”指什么?为什么说读书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此书休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6)段中的“但最大的乐趣无过于挑剔了”是承接上文中哪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7)段说“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作家”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9)段写电影、舞会、音乐茶座、电视等,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谈到读书“挑剔”的乐趣,作者把杜甫写李白的诗作了改动,你以为改得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喜欢“冬夜躺在被窝中,点一支烟,捧一册好书………读到夜深人静,读到东方既白”说说你的读书习惯并做简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进期,请你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