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复习的第一部分试题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解释句中划线词。
    (1)日出而林开(  )
    (2)筹交错(  )
    (3)宴之乐,非丝非竹(  )
    (4)者歌于途(  )
    2.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禽鸟知山林乐——而不知人
    B.已夕阳在山——游人去禽鸟乐
    C.负者歌途——行者休
    D.颓然其间者——在山水之间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春和明(  )
      酒临风(  )
      明变化者(  )
      野发而幽香(  )
    2.《岳阳楼记》意在表达范仲淹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3.写出第二个选文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与此语意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描绘了四季的景物特色,可谓精妙传神,古人还留下了大量的佳句,请另外写出一个表现季节的名句,并选择从语言或形式加以赏析。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1.解释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  )
     ②势竞上(  )
     ③窥谷忘(  )
     ④流飘荡(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指出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复习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境过清(  )
    (2)乃记之而(  )
    (3)窥谷忘(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摆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
    (2)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
    (3)于虑 ______________
    (4)而后 ______________
    2.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凡可得生者何不用也——先帝不臣卑鄙
    B.由是则生有不用也——人不知不愠
    C.所欲有甚生者——万钟我何加焉
    D.人皆有,贤者能勿丧耳——受任于败军
    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3.翻译句子。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情趣和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臣知不如徐公美(  )
    (2)臣之妻臣(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  )
    (4)时时而进(  )
    (5)皆美于徐公(  )
    (6)此所谓战胜朝廷(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复习的第三部分试题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弗之(  )
    (2)送之(  )
    (3)未尝稍降辞(  )
    (4)其欣悦(  )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家(的)
    B.弗怠(指代抄书)
    C.走送(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道(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哪两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复数十步,豁然开朗——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属——曾不能损魁父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延至其家——更若役,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也——以咨诹善,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隔——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     ]
    A. 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选段
    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思。
    (1)山岳形(  )
    (2)暮冥冥(  )
    (3)酒临风(  )
    (4)予求古仁人之心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___,“退”指的是____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微斯人,吾谁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想境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王命急宣(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  )
     ③素绿潭,回清倒影(  )
     ④每晴初霜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