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藤野先生》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划线的字注音。
    红(  ) 如(  ) 驿站(  ) 解 (  )   油光可(  )
    形(  ) 不(  ) 名(  ) 无消息(  ) 深痛疾(  )
    责(  ) 然(  ) 教(  ) 见(  )   抑扬顿挫(  ) (  )
  • 解释划线的字。
    油光可(    )
    好意难(    )
    无消息(    )
    痛疾(    )
    毫不介意(    )
    出言不(    )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藤野先生》的第二部分试题
  • (1)《藤野先生》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 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 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 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本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_____________。“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
    6、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藤野先生》的第三部分试题
  •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过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 。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子、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侯,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侯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珠矿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嵋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少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祈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意,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份,既是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____。
    3、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4、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6、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②段主要用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品味,第⑧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_______”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利用你手头的书籍或通过上网查询,你能填写出以下内容吗?
    (1)鲁迅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看 /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口语交际。
      鲁宝元先生做过一项调查,曾问过一些学汉语的日本留学生,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日本人是谁。有人回答说,是为恢复日中邦交作出贡献的前首相田中角荣,有人说,是电视剧《阿信》主角的扮演者中野良子。鲁宝元先生说,你们的回答都不够准确,最为中国人所熟知,又为中国人所尊敬的是一位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人。同学们听了都惊奇地问,藤野严九郎是谁,如果你是鲁宝元先生,应该怎样来向同学们介绍藤野先生?如果你应邀到藤野先生的故乡去访问,你又应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迅先生写人,很善于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如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就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又如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衣着“模胡”,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出现在人们面前。你能不能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