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故乡》同步测试题5的第一部分试题
  • 【课内阅读】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说说下面例句中两个“高墙”不同的意味。
    ①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②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小英雄的影像”也忽地模糊了,但“我”想着想着,沙地、天空、圆月又出现在眼前。为什么影像会模糊?从全文来看,“我”真的不留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联系全文,说说“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对“新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希望”,为什么闰土的希望“切近”,而我的希望“茫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处划线句中都说到了“路”,“我的路”和最后一句中所说的是同一条“路”吗?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故乡》同步测试题5的第二部分试题
  • 【拓展阅读】
    故乡滋味
    凸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
    1.揣摩品味语言。
    ⑴“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故乡》同步测试题5的第三部分试题
    [paperlis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