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毕业之际,请你抄写下面诗句作为同学临别赠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我珍惜从茫茫人海中提取的人生养料,_________(zī)润我的生活,激励我的精神;我珍惜成功的经验,也珍惜失败的教训,磨_________(lì)我的意志,坚定我的信心;我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过程,锤_________(liàn)我的胆魄,丰富我的生活。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将_________(róng)进我的血肉,陪伴我去书写更充实的人生。
  •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近几个月以来,大蒜、绿豆、生姜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B.当“超级病菌”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C.广大体育迷梦寐以求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圆满闭幕,精彩的比赛让体育迷们大饱眼福
    D.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历时184天,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 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美在江南,她不仅有“(1)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清新,有“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烂漫,也有“山际见来烟,(3)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的悠闲。美更在塞北,他能让你在黄昏里领略“(4)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旷远,也能让你在八月即冬的季节里去欣赏“(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另类花开之奇妙;还能让你在古战场上感受刀光剑影里“马作的卢飞快,(7)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杀敌场面,还能让你在“千嶂里,(8)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的静寂荒凉里沉思。
◎ 2011年人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年级组长就“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之关系”对初中三个班(每班4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习惯/效果
    进入年级前50名
    进入年级前50到100
    排在100名之后
    一班:讨论学习
    6人
    9人
    25人
    二班:安静学习
    14人
    10人
    16人
    三班:时讨论,时安静
    7人
    21人
    12人
    (1)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简要分析产生上述结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我亲眼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大臣们奉命表演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因为他们想表现自己比以前更有本领,更想胜过同僚,过分卖弄自己,所以难得有不失事的,有的人甚至跌过两三次。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要不是皇帝的坐垫恰好摆在地上减轻了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早就折断了。”(《格列佛游记》)
    ①选段中的“这种游戏”指的是________,②作者借此讽刺的是_________。
  •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网络热词也层出不穷。为了应对涨价,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上涨,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材料二部分网络热词释义:
      蒜你狠:从2009年开始,大蒜价格疯涨。网友们借鉴陈小春《算你狠》的歌名,别有用心地调侃出风行网络的“蒜你狠”一词。
      豆你玩:“逗你玩”一词,最早是出现在相声演员马三立著名的段子之一《逗你玩》中。从今年初开始,绿豆的价格不断攀升,从以往的两三元左右涨到了10元左右。
      材料三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
      对网络语言批评者中,声音最为响亮的当属一些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
    (1)从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材料二中网络热词释义,从“姜你军”“糖高宗”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内容,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混入北图
    毕淑敏
      带儿子混入北京图书馆,蓄谋已久。
      我带孩子参观过许多展览、许多博物馆。四岁时便让他独自去爬长城,我坚信那份磅礴与宏伟,会渗入他的骨髓,少年是一块虚怀若谷的包袱皮,藏进什么都最稳妥,一辈子都能闭着眼摸到。
      北图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和北京最美的建筑之一,但它只对成人开放。门口很随意地写着(想象中北图的规矩应该铭刻在铜质烫金的硬物上),进入需要证件。说起来挺宽松的,比如退休证、个体工商者证都行,唯有对学生,是一份别致的苛刻:需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证。
      假如儿子二十岁时才能进入北图,我觉得那是生命的遗憾。对于成人,北图只不过是获取知识的所在。对于孩子,这座宝蓝色屋顶的巨大宫殿,该有一股独特的魔力。无奈我们的国立图书馆“少儿不宜”,于是,一个鬼祟而崇高的主意开始萌动:等他长到和我一般高,我们就进入北图。
      耐心地等待这颗青果成熟。终于有一天,孩子能穿40号的鞋子。我对他说:想去北图吗?想去。想去。儿子酷爱书。他说过最爱的是母亲,其次是书,气得他父亲咻咻。现在,第一爱的要领他去看第二爱的,焉有不快活之理?
      需要做些准备。
      穿上你爸爸的羽绒服,这样可以显得更臃肿更老成些。戴上平光镜。别戴墨镜,墨镜容易诱人起疑,哪有进图书馆两眼昏黑的?不要戴口罩,现在大街上谁戴口罩?欲盖弥彰。最重要的是揣上你爸爸的工作证。且慢,让我再看看像不像?那是丈夫年轻时的肖像,儿子与他酷似,心中便很踏实。
      走!去北图!
      这是北方冬日极好的一个晴天。天穹蓝得如同海底世界,(A)北图以同样碧蓝且更为耀眼的琉璃瓦无所顾忌地炫耀自己。(B)在这座庞大的王国里,居住着书的君王和它的亿万子民
      儿子像小鹿似的跑。妈妈,我们去看书!
      妈妈,他会仔细看我的工作证吗?爸爸的年龄一栏里写着四十岁,我怕……儿子倚住我。别害怕!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注意我的动作,只潇洒地把证件扬一扬,依我的经验,门卫就会挥手放行……我勇敢地给儿子示范。
      终于,我们成功地进入了北图!
      我领着儿子,教给他怎样存包,怎样查找目录,怎样办理复印手续……他像只乖巧的小狐狸不远不近地跟随我……我最后指点给他厕所的位置。
      现在,我们去阅览厅吧!儿子跃跃欲试地说。
      现在,我们回家去吧!你已经看到了北图的巍峨,你已经知道了借阅的程序,我们的目的已经圆满达到。该走了。至于书,哪里都是一样的,犹如水,无非是河里的浅,海里的深。
      不!妈妈。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如果我们不看书,那还算什么到过北图!
      我要承认我在粉饰怯懦。领儿子游览北图迄今顺利,一切平安应该见好就收。终究是用的假证件,出了纰漏,就毁了初衷。面对儿子渴求的目光,我决定率他铤而走险。挑了一个工作人员埋头读书的阅览厅,用手一指,果断地说,你进去吧!
      妈妈,你不同我一起去呀。儿子惊讶地瞪着他的眼睛。你害怕了吗?我激他。好,妈妈!儿子一步迈了三级台阶,拐向阅览厅。
      真实的理由是:我害怕这种场面。真害怕看到尴尬的一幕,真恐惧听到刺耳的叱声……
      四周静悄悄,仿佛一片荒原。待我再睁开眼睛,我已看不到儿子了。巨大的玻璃门像一层无声瀑布,只有那位工作人员仍在痴迷读书。
      儿子终于成了北图读者,我好欣喜。
      我在楼梯拐角处,一直等到闭馆时儿子出来。我们到小卖部买点熟食充饥。
      妈妈,你说人家不会仔细瞧照片,实际上他的眼光像吸尘器……
      哦,谢谢你,北图爱读书的管理员!
    1.作者为什么要带儿子进北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选(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儿子比作“小鹿”、“小狐狸”,请从这两个比喻分析“儿子”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分别用两个词来表述。
    (1)“小狐狸”表现儿子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小鹿”表现儿子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如何理解儿子所说的“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览厅的管理员有没有认出儿子没有满年龄?请说出依据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电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了,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它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这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那老槐了,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也不能再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个刺眼痛心的树桩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边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偏偏要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呼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抱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那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得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我肯定地说。
      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展开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儿将树桩比作一口泉,“我”觉得小儿的发现很伟大,你觉得这个比喻好吗?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并谈谈作者借泉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作者说“沙似雪”“月如霜”是为了表达一种__________的心境。
    2.结合“不知”和“尽”两个词语分析诗歌中“征人”的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乙】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问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苏轼《与范子丰书》)
    注释:①临皋亭:亭名,在黄州东坡赤壁附近。②第:大宅第。③两税,指国家夏秋两季征收的税收。助役钱,指充当徭役的钱。
    1.解释【甲】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1)念:_________(2)寝:_________(3)但: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一)中苏轼以什么为“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一)描绘月夜景色,透露出_________;文段(二)对比两处风景,表达了“_________”的观点。
  • 文言文阅读。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令彭氏之子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子不欲吾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令彭氏之子(  )
    (2)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
    (3)彼受矣(  )
    (4)则吾必而强食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将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天来了,冰就融了;春天来了,草就青了;春天来了,花就开了。
      自然如此,人亦如此。关怀让我们体味到人间的温情,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滋润,鼓励让我们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在这温情、滋润、力量中,我们快乐,我们成长,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请以“春暖花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