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河南省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实验区)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仿照下面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留心生活,处处都有风景:晨风中一株带露的小草是风景;校园里一声亲切的问候是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bì)益 (tuí)唐 不言而喻 兴高采烈
    B.(zēng)恶 (xùn)丽 叹为观止 走头无路
    C.(yú)越 (jué)择 水泄不通 不可思议
    D.(xiān)细 (jiǎo)健 金碧辉煌 相提并论
  • 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建成了!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者在施工中综合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右岸大坝4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没有一条裂缝。不仅结构性断裂没有,表面、浅层裂缝也没有;不仅宽的裂缝没有,细的、发丝般的裂缝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在上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三峡大坝的建成,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B.三峡大坝的建成,意味着三峡工程将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功能
◎ 2006年河南省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实验区)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表现饮酒旨趣并不在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言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事情怀;苏轼《江城子》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 仿照下面的例子,对“采”字作解说。
      比:“比”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比”,最初的意思是并列。如:比邻。
    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性学习。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 因 人 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材料三: 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同学们说,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文化品位。成长,离不开文学名著的滋养。
    (1)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2)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选         说明:                                                                                                       
              分析:                                                                                                                    
    (3)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材料三的内容。
                                                                                                                                            
◎ 2006年河南省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实验区)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六个馒头
      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像作贼似的跑回宿舍。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女孩子直奔自己的床,迅速地用一个塑料袋把馒头装了进去,女同学的议论声似乎小了一些,女孩子的a眼圈红了
      ④出发的那天下起了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也已湿漉漉的了。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就这样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⑤女孩子还没有吃完一个馒头,同学们就回来了。她没有料到她们会回来得这么快,来不及藏起湿透了的馒头,只好匆忙地往还没有干的背包里塞。班长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吃饱呢,能给我吃一个馒头吗?”女孩子不好意思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其他几个同学也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转眼,女孩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⑥第二天,到了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子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b眼圈红红的
      ⑦后来总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理由请她吃饭,使她不再嚼干涩难咽的馒头,使她可以和所有其他同学一样吃着炒菜和米饭。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迹的馈赠,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厚的友谊。
      ⑧回来之后,女孩子变了。(乙)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后来,这个女孩不仅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一个,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
      ⑨因为女孩子知道,同学们给她的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善良和真诚。她们的友谊就像春天里最明媚的那一缕阳光,照射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1.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a处和第⑥段b处加粗词语分别表现了女孩子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a.眼圈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眼圈红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一句表明了同学们怎样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两句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谈汉字

      ①(甲)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年岁最大、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广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字。据研究,它已有6000年的历史,比古老的拉丁文产生还早。据统计,五大洲用汉字的人达15亿多。研究汉字的学者遍布全世界。从历史看,汉字在世界上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文化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并非到21世纪才开始发挥威力。丝绸之路的时代,不可能跟哑巴做生意,得通过语言文字作媒介。自古以来,周边邻国乃至太平洋此岸彼岸,都靠汉字传递信息,交流文化、科学。日本便是突出的例子。汉字功劳之大,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比。
      ②对待汉字,有两点特别需要提高认识:有人把汉字说得一无是处,认为文明古国近代变得贫弱,都是因为汉字拉了后腿,恨不得明天就废除它:有人把汉字说得十全十美,好到家了,认为简化不得,改动不得,千秋万代不许变。我看,“汉字该死”和“汉字万岁”两种极端的观点都要抛弃。在可见的未来,以至在可以想象到的未来,要废除汉字是不可能的。(乙)汉字能否万岁万万岁?不会的,它总要变。变成什么样,我们也想象不出来。看待汉字要用发展的观点。
      ③天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汉字本身的构造方法、使用方式有它的许多特点、优点,但也并不是那么无疵可指,好上天了。最大的缺点就是,初学500字的阶段认识、理解、记忆、书写都很困难。汉字的笔画太复杂,不像拉丁字母那样简单。汉字的结构也复杂,很多字相似难辨。如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就差那么一点,越简单越易错。汉字初学难,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求知启智的需要,相反成为他们发展成长的障碍。不过,学汉字也不是从头到尾都那么难。要是那样的话,中国就没有知识分子了。开始学500个字,非常困难。学到500字以上,稍宽松些,还比较困难。学到1000字以上,汉字所具有的许多优越性中的容易学的特点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④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克服汉字初学难的圆满的解决办法。直到现代、当代还在找,没有哪一家敢说我的识字方法是最圆满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少数几个人、一个学术团体或科研机构,在很短时间内找到一个万全的办法。只要向前迈进一步,多解决一个问题,就应该鼓励倡导,不能求全责备。因为最后解决问题就靠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主动地多方地寻求解决办法,才可以逐渐达到相对的圆满。(作者:张志公有删节)
    1.用文中词句填空。
    汉字的功劳极大,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比。但就是有人认为“_____________”,同时也有人认为“_____________”,这两种观点都应该抛弃。我们看待汉字要用_____________的观点。当然,汉字也存在初学难的问题,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_____________,才可以逐渐达到相对的圆满。
    2.请对画横线的(甲)、(乙)两句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甲)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作者说汉字“很多字相似难辨,如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就差那么一点”。请举出其他“相似难辨”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
      材料进入计算机时代,有人认为汉字输入难,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解决了这个难题;有人认为汉字输出(编辑、印刷、出版)难,王选等人研发的“汉字精密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___________
    (2)人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粗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任选一题作文。   
      (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则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我们精彩,交流使我们不断发展。
      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①请先写出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