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敬畏自然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尺
    (     )鹏
    (     )
    (     )大
    狼jí(     )
    深suì(     )
    相形见chù(     )
  • 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
    (2)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
    (3)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上。(     )
    (4)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
    (5)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敬畏自然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2)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
    (3)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4)谁说宇宙没有生命?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不能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篙之间罢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请你举一例加以证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敬畏自然的第三部分试题
  • 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花朵里有青春的宣言,绿叶内有爱情的盟誓,沉默的声音要用心灵谛听。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敬畏自然》回答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读感悟阅读课文《敬畏自然》最后4段,回答问题。
    1.说说“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敬畏自然”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海
    李锐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去年夏天总算让她如愿以偿了。
      ……
      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时,才带女儿进公园。这种时候游人寥寥,公园里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行,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突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隐去了鲜艳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写道:“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插队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待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而上的大课堂,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亍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有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便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种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1.作者带女儿“看海”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