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天,我请朋友为我             (tí)写“快乐”二字。他先后用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写了一遍,均不满意。后来,他重新换了一张宣纸,用大笔饱蘸浓墨,写了行书“快乐”二字,说:“就是它了。”我问其故。他说:“篆书的快乐太纤巧,隶书的快乐太张扬,楷书的快乐太             (jū)泥,草书的快乐太            (piāo)忽,都配不上‘快乐’二字。这行书,流               (chàng)自然,似行云流水,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 下面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恪尽职守 骇人听闻 别出心裁 不可思义
    B、叹为观止 兴高采烈 相提并论 因地制宜
    C、锋芒必露 不言而喻 水泄不通 正经危坐
    D、相形见拙 忍劳忍怨 刻不容缓 郑重其事
  •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比如,现在有人叫“粉丝”,说的就是“追星族”;现在有人叫“海选”,说的就是“初赛”。请写出下面时兴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①物流________________
    ②甩卖________________
    ③瘦身_______________
    ④的士________________
  •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东晋才女谢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柳絮喻雪,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诗言志。我国古代有不少寄寓伟大理想抱负,抒发建功立业情怀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青春女孩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哭与欢笑的轮换中,青春女孩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青春女孩会自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拼搏过的青春女孩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她招手。
    (1)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写成几个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著阅读。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①这个片段出自小说《__________》。
    ②文中的“我”是指(_________)。
    A、伊凡
    B、米哈伊尔
    C、阿廖沙
    D、雅科夫

  •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凝石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茅庐”,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三国演义”。同时,许多民族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约束。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房,虽然仍有强大的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融合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但躯体和大脑毕竟属于自己,书斋的主人得到了个性施展的空间,于是,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可以说,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加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在书斋里融合、发酵,最后,酝酿出崭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如王维在“辋川山庄”写就的如画诗歌、黄公望开山水画之宗的《江山万里图》、曹雪芹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严复启迪国人的《天演论》、鲁迅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徐悲鸿歌颂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胜枚举。(选自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有删节)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书斋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中画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作答。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烧”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②在书斋里“融合、发酵”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美酒”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知识分子在书斋里“创造力得以迸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请从王维、曹雪芹、鲁迅三个例子中任选一个,说说他的作品在文化发展的链条上闪动着怎样的灵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月湖随想
    杨东标

      ①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比如说西湖对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起来的。月湖当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淼,但是小有小的玲珑,小有小的妙处,何况它还在闹市的中心。魏明伦有《宁波月湖铭》曰:“喧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生动地誉之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是的,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②我最早认识月湖,还在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在县城工作,每次出差到宁波,总会在月湖边走走。看浅水环环,波光粼粼,春花秋月,点缀其间。湖水温柔得可爱。湖边石阶上,总有一些女子曲着身子在洗菜浣衣,给人一幅宁静温馨的生活图景。其实,这座城市早就有了自来水,但是家庭主妇们还是喜欢到湖边来,自由自在,声息相传,捣杵声里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的亲和。这幅图景就像一幅老照片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人们认识月湖以及周遭的公园,更多的还停留在景观的审美意义上。月湖真是宁波独特的一景。
      ③但是,仅仅这样来说月湖显然是不够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崛起。人们忽然感到水泥钢筋的堆垒,实在有点沉重,人居越来越密集,空间越来越逼仄,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减色,连晚上的星星都不如昔年的明亮了。人们这才悟到,一个绿色的生态的城市面貌,对于现代人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有一年我在德国柏林的市中心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一片有点原始野性的森林来,古树苍苍,落叶森森,踩在松软的落叶上,仿佛踩在历史的深处,让我真真切切地惊喜了一回。我忽然觉得,城市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构建的。其实,森林也罢,湖泊也罢,绿地也罢,其意义无不一样。一个刚性的城市,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会显得丰富和柔软。宁波因为有了月湖,才平添了几分灵气和妩媚。
      ④无论是曙色初明的清晨或华灯闪烁的晚间,我们若去月湖走走——-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月湖早已今非昔比,二十世纪末,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斥6亿巨资历时两年大规模地改建了月湖景区,3000余户居民迁离月湖,鳞次栉比的旧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个集绿地、花草、亭榭、碧水、桥堤、古宅为一体的大公园跃然于市中心——-那是一个多么气派的公园啊!空气变得清新,流水变得明亮,满眼绿树掩映,亭阁错落其间,人们在此或习拳,或起舞,或散步,或放歌,真是难得的和谐!月湖那一汪清凌凌的湖水就这样甜甜地滋润着宁波人的生活。
      ⑤当然,月湖的美妙还在于为我们展示了文化层面的意义。月湖的湖水并不深,却映照着太深太深的历史,它是甬城历史文化的蓄养地,也是浙东文化的中心点。唐宋以来,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讲学授课,一个个诸如贺知章、王安石、史浩、杨简、万斯同、全祖望等等名人大儒,都曾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至今还保留着大方岳第、贺秘监祠、高丽使馆、银台第、水则碑亭,还有菊花洲、芳草洲、芙蓉洲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现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月湖犹在,岁序已新,我们能为月湖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做点什么呢?(选自2007年1月23日《宁波日报》)
    1、文章开头说:“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月湖对于宁波这座城市不仅具有景观审美意义和人居休闲意义,还具有__________意义。
    2、第③段“刚性”一词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
    3、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赏析下面这句话。
    示例
    句子: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用“一波波湖水”比作“一页页史书”,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驻足月湖的名人大儒之众多,月湖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
    句子: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今月湖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结尾部分,纵观全文,你从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的神态中,读出他们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下面资料,探究“水则碑”的相关问题。
    (1)“水则碑”中“则”的意思是_________。
    (2)水则碑不是碶闸,那么它在当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一: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有这样一些义项:
    ①准则。②乃,是,就是。③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④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若”。
      资料二:由宁波鼓楼南行不远,就可以看到湖水之中有一亭翼然,亭内有碑,碑上刻一“平”字,这就是月湖东北角的水则碑。史载水则碑为南宋知府吴潜所立,后因城内河道湮灭,该碑埋于地下。1999年月湖景区改造,古碑遂得以重见天日。
      资料三:古时月湖与江河相通。城之临江处置堰坝碶闸,以阻咸蓄淡,泄洪排涝。月湖水则碑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以头地耳                    抢__________
    ②长跪而之                    谢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
    B、有亭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
    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3、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3处)。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骏马(死亡)
    B、吾骏马也(这)
    C、杀马者皆惭而(离开)
    D、遂围(冲破)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共食其肉                         七百里               
    B、必分人                             即次饮之酒
    C、晋攻秦穆公,围               何陋
    D、温故知新                        此德出福反也
    4、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
      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写一篇文章。要求真实具体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可以是思想认识的,可以是道德修养的,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可以是体质体能的,等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