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文句内加粗字的字音,依次与下面选项中文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

    ①院中一裸大树遮天日,将四周一圈房屋庇护在一片绿荫之下。
    ②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怒斥子手,痛骂反动派。
    ③爬山虎的叶子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地向前伸展。
    A.媲/烩/档
    B.蓖/刿/档
    C.批/脍/挡
  • 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含错别字的词语改正后,认真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既使 水龙头 孜孜不倦 旁征博引
    ②寒暄 痰痒症 寻根纠底 惘然若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在每个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②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就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各奔东西了。
    ③-少林功夫已蜚声海内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不愿意看到功夫商业化和全球化,不希望少林寺成为麦当劳。
    A.协商 南辕北辙 尽管/却
    B.协商 分道扬镰 由于/因而
    C.协调 南辕北辙 由于/因而
    D.协调 分道扬镰 尽管/却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环节。
    C.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D.“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②红银对比的色彩蕴含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③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文化。
    (1)第______句有语病,病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句有语病,病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句意,在文中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陆游《____________》)
    ②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
    ③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一句,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深沉的情怀。
  • 名著阅读。
      ①《三国演义》中_________一战,曹军八+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___________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②下面提供的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选出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老人与海》 《傅雷家书》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1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1.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4题。
    (甲)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求:                                 求________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                          庙堂______
    ③不可状具:                                               具________
    ④公退之暇,鹤氅被:                                 被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后天下之乐乐  ②烟云竹树已       
    B.①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物喜,不以己悲
    C.①处江湖远    ②竹工破        
    D.①则何时而乐耶  ②子声丁丁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一4题。
    那只天真的豹子
    朱耀华

      ①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一会儿,摄影师的额上慢慢沁出了冷汗。
      ②摄影师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势,两腿盘坐在地土,表情平和,这样使他看起来不具有攻击性。当然,他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紧张,还有一些掩饰不住的恐惧。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沉住气,沉住气。”
      ③豹子又向前迈动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他的心中蓦然升腾起一种壮烈的感觉。但这时,豹子转了一个弯,和他擦肩而过。成功了!摄影师心头一阵狂喜。豹子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
      ④半年前,摄影师只身来到这座原始森林。摄影师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他要求自己超越前人,能最大限度地和动物亲密接触,哪怕是最凶猛的动物。
      ⑤很快,他发现了豹子。他让自己慢慢进入了豹子的视野。开始,他驾着越野车,和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有两次,豹子对他展开了攻击,它暴怒地拍打着坚硬的车门。但是,最终,它无可奈何地走开了。两个月以后,摄影师就试着开始走出那个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他和豹子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然后,他和它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豹子眼睛里的敌意已经近于消失。接下来,是让豹子熟悉摄影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造成误会,激惹它嗜血的兽性,因此,摄影师一直小心翼翼。
      ⑥半个月以后,他完全获得了成功。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跟它说话,可以亲手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豹子的嘴里,而豹子在欢欣之余,则喜欢翻滚着和他嘻戏一番。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
      ⑦摄影师从容地拍摄着豹子生活的一切,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他预备的摄影胶片全部装满。他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
      ⑧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那天来了一个猎人。猎人是偷偷进来的,因为森林里早已明令禁止狩猎。但是猎人需要钱。一张虎皮或豹皮都值上千块钱。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得到象牙之类。猎人一心抱着发财的念头,于是,他铤而走险。
      ⑨猎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遇豹子的。那天,他实在太疲倦了,靠着一棵大树,竟睡着了。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的时候,他睁开眼,竟看见一只豹子近在咫尺!猎人立时毛孔喷张,脑袋里“轰”的一声。枪就在他手边,子弹早已上膛,但是那时,他完全呆住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豹子竟挨着他蹲了下来。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猎人以为是在做梦,他悄悄使劲咬嘴唇,感到了疼痛。恐惧中,他本能地抓住了枪,并且把枪管移向豹子的头部。豹子没有反应,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叨枪管。
      ⑩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
      猎人很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选自《文学港》,有删节)
    1.第①段中,摄影师的额上为什么“慢慢沁出了冷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章第⑧自然段说“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后,作者为什么说豹子被打死是个悲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悲剧能避免吗?如果你有机会面对摄影师、猎人、豹子中的一个,你想对他(它)说些什么?(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一3题。
    新视频时代来临
      Ak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上的流媒体(StreamingMedia)技术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网络视频(Webcasting)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分支。
      网络视频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计算机正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通过转换器,实现计算机和电视内容彼此间的无线传输,届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把计算机中的视频内容传送到电视机,也可以把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传送到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2007年1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苹果电视”,为使用者在电脑和电视机间架起桥梁。
      从今后发展看,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重要的第三块屏幕。手机电视的实现主要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的方式,通过地面无线广播方式,通过卫星和地面补点相结合的方式。后两种方式均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方式。中国广电系统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移动终端提供视频服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地面DMB。2006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已先后开通地面DMB,开始大力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形成和新的产业的形成。
      在新视频时代,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尤其是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之后,播客和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造就了一道令人目眩的视频传播新景观。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造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网络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
      在新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各类数字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双赢。(摘自《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1.计算机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的技术前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从哪两方面说明新视频时代的来临的?请结合文章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视频的发展推动了新视频时代的到来。
    B.数字技术使计算机和电视的视频功能都提高。
    C.手机电视的实现都要通过数字多媒体广播方式。
    D.千千万万个网民的参与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我没有把哀愁看作是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我将哀愁看作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酵母。
      ③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声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说没就没了,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让人哀愁?我期盼了一个夏天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④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雾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斤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号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浪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沓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⑤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姜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⑥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炫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烟尘?
      ⑦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混沌、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尽管我们过得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了。(选自《黑龙江日报》2006年5月10日,有删改)
    1.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多数现代人对待“哀愁”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表现哀愁“悄然飘人”我的心灵时,为什么选取这三种情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句子。
    例句: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仍还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