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广西省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俩(zhī) 智(ruì) 间(shùn) 痛绝(è)
    B.笑(shàn) (suí) 那(shà) 相形见(chù)
    C.夷(pǐ) 徨(fáng) 眼(zhǎ) 吹毛求(cī)
    D.归(jiù) (kàn) 间(shà) 鳞次比(zhì)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耸立 驻足 人迹罕至 庞然大物
    B.畸形 萧索 德高忘重 万恶不赦
    C.挑畔 接济 大彻大梧 袖手旁观
    D.辜负 妖绕 囊萤映雪 乐此不彼
  • 下列加粗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如同碧玉,生意葱茏
    B.我们班的班长很有能耐,在今年的冬泳比赛中,一举夺得了中学男子组冠军。
    C.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去登山,享受一下大自然的天伦之乐呢?
    D.关于先生的穿着,这里还有一个掌故
◎ 2007年广西省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图是梧州市一所中学召开的“知恩图报,成就美好人生”报告会上的一个真实画面:一个女生听了感人肺腑的感恩教育报告后,情不自禁地冲上前面,扑向父亲的怀抱……场面令人感动。

      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女孩,此时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追悔?感恩?回报?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写在横线上,不超过60字)
    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按下列要求默写填空。
    (1)请把下列诗文中空缺的文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羌管悠悠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而现在/乡愁是一湾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④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根据上句,在横线上写出下句。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诗句的作者和诗题写在横线上。
    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________________
    诗题:《________________》
  • 古诗文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2.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
◎ 2007年广西省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言文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臣之妻臣(   )
    (2)朝廷之臣不畏王(   )
    (3)时时而进(   )
    (4)期年之后(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
    B.“闻寡人之耳者”的“闻”是“使……听到”的意思。
    C.翻译“皆朝于齐”时,应按“皆于齐朝”的语序来翻译。
    D.“皆以美于徐公”一句,在“以”的后面省去了“我”。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补丁

      ⑴一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了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⑵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更好看些。”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我放下鞋子走了。
      ⑶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果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⑷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抗日战争题材,我就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⑸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⑹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⑺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⑻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⑼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
      ⑽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好像都是新的,可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了吧?
      ⑾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
      ⑿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⒀我想:孩子们思想上的补丁该如何打才好呢?(选自《短小说》2007年第1期有删改)
    1.上文为什么以“补丁”作为标题?结尾中的“补丁”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⑴段中的“心疼”和第⑿段中的“心在疼痛”各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⑶段对老师傅所打的补丁作了具体的______描写,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B.上文选材立意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C.上文第⑺段的记叙顺序是倒叙。
    D.上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我”这个人物。
    5.文中“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将买来的新鞋划破后再拿去打补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今年5月下旬,太湖多处湖面大规模蓝藻爆发,被蓝藻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区内的梅梁湖,湖水就像绿色油漆一样浓稠。如此严重的蓝藻污染,致使主要用水源自太湖的无锡市陷入了饮用水危机。
      蓝藻的爆发为什么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蓝藻的特性。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用作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会在夏季大量繁殖,使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这次导致太湖蓝藻大规模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持续多年的暖冬积温,尤其是今年4月份太湖流域平均水温一直居近25年中的最高点,达到了1956℃,非常适合藻类生长。此外,今年1至4月份偏南风风场也明显高于往年平均值,这使得太湖内其他湖区的藻类向梅梁湖集中。梅梁湖100多平方公里水域恰似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大口袋”,偏南风一吹,这个“大口袋”就成了整个太湖蓝藻的聚积处。
      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由于太湖周边企业不断增多,部分涉及排氮、磷的企业超标排放,加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致使近年太湖水中氮、磷含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006年,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
      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除立即着手建立太湖流域蓝藻爆发应急机制外,还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治本措施。6月5日无锡市已经恢复了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1.上文在介绍蓝藻的特性后,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藻类生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
    B.这次太湖出现的“绿潮”就是大规模的蓝藻爆发。
    C.藻类生长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是水温达到1956℃。
    D.太湖大规模蓝藻爆发的自然因素大于人为因素。
    3.(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的事件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乙)一个人想要做一个有品位的读书人,得跨越几个心灵的坎儿。
      第一,你必须是澄静的。人很难没有欲望,当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运河上熙熙攘攘,问身边一和尚:大运河有多少条船?和尚答:两条,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乾隆非常欣赏和尚的机敏,当即大加赏赐。其实,这和尚并非特别聪明,他只是深谙世道人心的奥秘而已。然而,一个人下决心当读书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会不自觉地把书籍分成“有用”、“无用”两种:“有用”的,他废寝忘食地阅读;“无用”的,他视若敝履。而事实上,所谓“有用”的书,往往是作用于一时的职业的,只能让我们获得物质财富;而“无用”的,则侧重于培育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获得心灵高度。
      第二,你应该学会坚持。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达真理,这就决定了书籍的正确性永远是有限的。正因为有限,我们就得不断地跟踪事物的新进展,掌握知识的新动态,让自己的生命与面对的生活一起前进。读书没有恒心,一个人的思想必然陈旧、浅薄,我们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就会变得虚弱不堪。
      第三,我们一定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词,真理可以利用它,谬误和谎言同样可以利用它。一个人要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书籍作出选择,靠别人把关是没有太多作用的。别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尽天下的书。何况,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别人认为不好的,你也许觉得好;别人以为精美绝伦的,你或许感觉一塌糊涂。对书的考察,最可靠的评判官是你的心灵——非同寻常的对知识的敏感,超乎群伦的观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
    1.(甲)(乙)两个语段论述的问题都与_________有关;不同的是(甲)文论述了___________,(乙)文论述了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了一个理论论据和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论点。
    B.(乙)文第2段引用乾隆与和尚的对话来证明所有的人欲望都很少。
    C.(乙)文认为简单地把书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是不可取的。
    D.(甲)(乙)两文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奉劝我们不要相信书本的说法。
    3.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对古人说的“开卷有益”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简要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予的各种方式的关爱,一时半会儿还未能读懂。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渐渐读懂了父亲的无言之爱,母亲的守望之爱,老师的严厉之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读懂的爱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题目:我终于读懂了这其中的_______爱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父、母、友、师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
    (2)题目:我有出息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