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加粗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1)因为用的是旧皮带而不是表链,他有时只偷偷地(  )上一眼。
    (2)请不用理会这胡(  )的比喻。
    (3)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  )祷。
    (4)律师先还喜之不尽,后来却战战(  )兢地瞅着门口。
    (5)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  )恶起来了。
    (6)卓林出席今天的仪式,可以说了却了邓小平这份sù(  )愿。
    (7)一般城里孩子趋之若wù(  )的重点学样,却只有5名民工子女在其中就读。
    (8)李逵也不答应他,便就地下lǔ(  )了银子,又抢了别人赌的十来两银子。
    (9)白发老大娘biě(  )着嘴笑着说。
    (10)住宅的寒chen(  ),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 下列加粗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
    A、微笑叹(通“默”,不出声)             不能其一处也(名字)
    B、袖出臂(扬起)                                   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真,简直)
    C、至若春和明(景色)                            国怀乡(离开)
    D、凭轩泗流(鼻涕)                               两股战战(发抖的样子)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罗贯中,他们均为元末明初小说家。
    B、《贾芸谋差》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号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
    C、《项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三篇小说的作者依次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他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
    D、《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政治家。
  • 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某班图书角藏有: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 ⑤ ⑧ ③
    B、① ④ ⑦ ③
    C、② ⑤ ⑧ ⑥
    D、② ⑤ ⑦ ⑥
  • 父母师长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你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为人处世的格言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默写古诗。
    (1)《琵琶行》中用听众的反映从侧面写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双关和比喻的修辞写出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阔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野芳而幽香               :______________
    (2)山肴野蔌                      蔌:_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者               :______________
    (4)筹交错                      :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加粗的“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云归岩穴暝
    B、学时习之
    C、泉香酒洌
    D、野芳发幽香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患:担心,害怕。②群居讲习: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③既:已经。④游息:游玩休息。⑤迨:等到。⑥用力多者收功远: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⑦思其义所得多矣: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记问不若人                         患_______________
    能倍诵乃止                         迨_______________
    ③迨能倍诵止                         乃_______________
    其文                                   咏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有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萨沙拆开这件东西的纸包,郑重地把它放在他的桌子上。这是个不高的古铜大烛台,艺术品。那上面雕着人像:有两个全身的女人立在台座上,装束得跟夏娃一样②,至于描写她们的姿态,我却既缺乏勇气,又缺乏适当的气质。那两个女人撩人心弦地微笑着,总之从外貌来看,要不是她们必须支撑烛台,似乎就会从台座上跳下来,在房间里打打闹闹,可是那样的情景,读者诸君,就连想一下都是不成体统的。
      ②医师看着礼物,慢腾腾地搔着耳背,嗽一下喉咙,游移不决地擤鼻子。
      ③“是啊,这东西确实挺好,”他支吾道,“不过……怎么跟您说好呢,未免……未免太不文雅了。……这比不得穿露胸衣服的女人,鬼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④“您怎么这样讲呢?”
      ⑤“就连诱惑人的蛇精也想不出比这再糟的模样了。是啊,在桌上摆这么一个妖形怪状的东西,就把整个住宅都弄得乌烟瘴气了!”
      ⑥“您,大夫,对待艺术的态度多么奇怪啊!”萨沙不高兴地说。“要知道这是艺术品,您瞧嘛!那么美丽,那么优雅,使人的心里充满敬仰的感情,泪水禁不住涌上喉头!见到这样的美,就会忘掉人世间的一切。……您瞧,多么活泼,什么样的气氛,什么样的神韵啊!”
      ⑦“所有这些我都非常明白,我亲爱的,”医师打断他的话说。
      ⑧“可是要知道,我是个有妻子儿女的人,我房里常有孩子跑来跑去,也常有太太小姐们光临。”“当然,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萨沙说,“那么,当然,这个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就变成另一种东西了。……不过,大夫,您应该比俗人站得高些,特别是因为您不肯收,就深深伤了我和妈妈的心。我是我母亲的独根苗,……您救了我的命。……我们把我们认为最宝贵的东西送给您了。……只有一点我觉得惋惜:大烛台只有一个,没法配成一对。……”
      ⑨“谢谢,好朋友,我很感激。……请您问候妈妈,不过,说真的,您自己来判断一下吧:我这儿常有孩子跑来跑去,常有太太小姐们光临。……是啊,不过呢,就把它留在这儿吧!反正跟您是讲不通的。”
      ⑩“本来就用不着多讲嘛,”萨沙高兴地说。“您把大烛台放在这儿,喏,放在花瓶旁边好了。真是可惜:没有配成对!太可惜了!好,再见,大夫。”
      萨沙走后,医师久久地瞧着大烛台,搔着耳背,沉思不语。
    1.写出对第③段省略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表示内容省略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转移
    D、表示意义递进
    2.第②段“慢腾腾地搔着耳背”与选文中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师“慢腾腾地搔着耳背,嗽一下喉咙,游移不决地擤鼻子。”试分析一下该句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⑧段和⑩段,反复交代这个大烛台没有配成对。结合全文分析,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然医师喜欢这个烛台,那他为什么要拒绝呢?请选用选文中医师的话加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人生处处是考场,从你作为社会学意义的“人”的那一天起,这些考场就已经开始。命运之神会给你几张空白的试卷,他告诉你:“做好它,充实你生命的每一页;做完它,直到你生命的终点,直到考试的结束。”
      ②在考场上,我们先做选择题。在善与恶之间、在美与丑之间、在灵与肉之间、在人格与权力之间、在尊严与生命之间,我们往往只能选择一样。杨靖宇选择了尊严,他的生命虽然已消逝,他的精神却足以长存于天地;汪精卫选择了权力,他虽然曾经威风八面,却已被永远逐出考场,因为你已不配再考下去。
      ③然后,我们再做填空题。我们应该用青春去做好每一道题目,用生命去填好每一处空白。鲁迅、郭沫若填写了中国文化的空白;________________;梅兰芳、侯宝林填写了中国艺术的空白。我们也许不能像他们那样做得那么出色,但只要我们尽力,就没有什么不安的,因为我们还有人生的大题——问答题。
      ④最后,我们还要做问答题。也许问答题无穷无尽,也许没有人能答满、答对每一道题目。但这些请不要考虑,我们要做的,是用行动去回答人生中的每一个问号。答对了,那就请开始下一道题目;答错了,也不要紧,只要用橡皮把错误擦得一干二净,再写上正确的答案,你同样有资格解答下一道题。
      ⑤人生处处是考场,请遵守考试的规则。在考场里作弊,纵使获得一时的满足,却终究逃不过“时间”这位主考的眼睛,他一定会宣布你被除名,你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所以,请用你自己的手做这份试卷。
      ⑥人生处处是考场,请慎重对待考试。游戏人生,游戏考场,最终被游戏的只会是你自己。让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心血,去做每一道题目。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一定会轻松地站起来,对自己说:“我无愧于人生,我无愧于考试,我一定会及格。”
    1、请在文章中指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将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式,为第三段补充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人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三点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段中哪句话呼应了第三段中加粗句子?请以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牡丹花水》,完成问题。

    牡丹花水
    张丽钧

           ①坐在从兰州开往敦煌的旅游车上,一路不停地喝水。问自己怎么会这么渴,回答竟是,焦渴的大戈壁传染给了我难耐的焦渴。
           ②导游王小姐是个锦心绣口的人儿。在讲当地的风土人情的时候,她说:你随便到一户人家做客,人家都会把你奉为上宾,用“牡丹花水”沏了八宝茶来款待你……我问邻座的燕子,什么叫“牡丹花水”?燕子说她也不清楚。我只好凭空猜测,仿佛就是妙玉给宝玉、黛玉沏茶用的“梅花雪水”吧?从梅花的蕊上小心翼翼地收集点点细雪,融成一掬冰莹的柔水。这“牡丹花水”,说不定就是采的牡丹花瓣上的露水雨水呢。这样想着,禁不住对那“牡丹花水”神往起来。
           ③到了嘉峪关市,我们要用午餐。坐在餐桌边等着上菜的当儿,服务员来上茶了。导游王小姐笑着说:虽说不是八宝茶,却是“牡丹花水”,大家一路辛苦,请用茶吧!我万分惊讶地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着就要亲口品尝到的“牡丹花水”。但是,不对呀!服务员居然拎了个寻常铝壶,咕嘟嘟给大家倒着最寻常的茶水。我跟燕子嘀咕道:开玩笑,这哪里会是“牡丹花水”嘛!燕子皱着眉头,一百个想不通的样子。终于,我忍无可忍地唤来了王小姐,问她:难道,这真的就是你所说的“牡丹花水”吗?王小姐听罢,“噗”地笑了。她盯着我问:“你以为“牡丹花水”是什么神水仙水呀?“牡丹花水”是咱西北的老百姓对开水的一种形象叫法。你仔细观察过沸腾的水吗?在中心的位置,那翻滚着的部分,特别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④我“哦”了一声,双手捧住一只注满了“牡丹花水”的茶杯,眼与耳,顿时屏蔽了饭店中一切的嘈杂。
           ⑤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给一壶滚沸的水起了这样一个俏丽无比的名字?世世代代,老天总忘了给这里捎来雨水。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草活得那么苦,树活得那么苦,人活得那么苦。有一点浊水就很知足了,有一点冷水就很知足了,但,一个幸运的容器,竟有幸装了沸腾的清水!幸福的人盯着那水贪婪地看,他(她)想,喔,总得给这水一个昵称吧?叫什么好呢?抬头看一眼窗外,院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好,那欣然释放着的繁丽生命,多像这壶中滚沸的水啊!好了,就叫它“牡丹花水”吧。
           ⑥我的心,在那一刻变得多么焦灼,竟恨不得立刻跑到饭店的操作间去看一眼从沸腾着的水的中心开出的那一朵世间最美丽、最独特的牡丹。这么久了,粗心的我一直忽略着身边最神奇的花开。我从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旁走过,没有驻足,没有流连。是缺水的大西北给了我一个关于水的珍贵提示,让我在此生一次平凡的啜饮中感受到了震撼生命的不平凡。
           ⑦“牡丹花水”。“牡丹花水”。我反反复复默念着你的名字,一个让人心疼的名字,一个让人心暖的名字。人间烟火味里铺展着无尽的梦幻织锦,美好的感恩,由衷的赞颂,既素朴又华丽,既“农民”又“小资”。把所有对生活的祈愿都凝进这一声轻唤当中,让苦难凋零,让穷困走远——我的大西北,愿你守着一朵富丽的牡丹,吉祥平安,岁岁年年。
    1、本文用“牡丹花水”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对下面这篇散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独特的思维视角提示了西北贫穷的根源在于缺水,也暗示了西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于加强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生态建设和政府投资。
    B、本文先借王小姐的“绣口”和“我”的猜测编织了一个有关水的美丽谜面,然后再抖出谜底,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C、本文的语言具有个性化,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蕴含哲理的启迪,是一篇令人刻骨铭心的对“生命之源”的礼赞。
    D、本文撷取了一个关于“水”的生活片段,通过对有关情境的形象展开和深入挖掘,提示了“珍重水,爱惜水”的重大主题,运用了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3、文章第一段写“我”“一路不停地喝水”和“难耐的焦渴”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两条线索并进:明线以“我”的见闻;暗线以“我”的情感为线索,情感真挚又跌宕起伏,先写听到“牡丹花水”后的神往,继而是知道真相后的___________,接着又是凝思后的____________,情感在一波三折中达到理性的升华。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予的各种方式的关爱,一时半会儿还未能读懂。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渐渐读懂了父亲的无言之爱,母亲的守望之爱,老师的严厉之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读懂的爱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题目:我终于读懂了这其中的_______爱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父、母、友、师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